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天安門月亮作者:不管六四死了多少人北京也不敢面對

最近英國解封檔案,再次挑起1989年六四事件到底有多少中國人民被清場的解放軍殺害的爭論,檔案披露被殺害的數字高達萬人,立即引起環球時報英文版評論反駁,稱數字被西方誇大且毫無邏輯。

有關檔案披露六四被殺人數達萬人
有關檔案披露六四被殺人數達萬人 圖:RFI內存圖
廣告

不過當年曾經為BBC客串做北京臨時記者、後來撰寫天安門月亮一書的作者金培力(Philip J. Cunningham)在南華早報撰文指出,無論天安門事件死了多少人,它是中國政權所不敢面對的悲劇。

金培力在文章說,BBC本來特約他專門報道1989年5月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訪華的新聞,但這次訪問很快淪為天安門和平示威的配角,他的薪金與他奔波的工作使他感到有點不畫算,從5月中旬到6月4日清晨,他和BBC的電視攝影隊日以繼夜的在天安門廣場報道,目睹解放軍闖進北京下城,進入廣場距離學生豎起的民主女神不遠之處,然後就看到第一支裝甲軍車響起警報,登時情況混亂一片。

金培正說,身為一個現場的電視新聞製作成員和一個翻譯者,他所彙集的信息其實與解封的檔案所描繪的有點接近,因為BBC位於現場第一線,而且也將採訪的信息與英國外交官分享。

金培正承認,一萬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需要以懷疑的眼光視之。在中國,萬並非是一個完全按照字面解釋的字眼,萬這個字也是用來形容很多的意思。

他說,由於中國當時正瀕臨內戰邊緣,這起碼是外交界內部傳出的估計,因此中國可能有反對當權集團的派系或許誇大了數字,又或許使用繪影繪聲的詞語。

鄧小平政權其中最成功的政治宣傳之一,就是聲稱沒有一個人死在天安門廣場。此說後來更得到異見人士以及新聞記者的證實,甚至包括已故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和台灣來的民歌手侯德健。

但文章指出,這不等於沒有血腥的殺戮,只是發生的地點大多數在長安街和附近的小巷。由於“天安門”一詞乃西方記者慣常對整個事件發生地點所使用的縮寫,因此中國政府的反駁已有效地將辯論脫軌。天安門廣場“沒有死一個人”,就算技術上無訛,也是令人厭惡痛恨的,因為這對死在別處的人麻木不仁。

簡而言之,這場鎮壓是罪惡的,不必要的,而且是惡棍所為,是永遠對不了的大錯。就算北京刻意減低死傷數字,也是令人吃驚的。

文章最後指出,有沒有可能真的死了一萬人?是有可能的。北京當局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但每一次當這個議題被提起時,它只會大吵大鬧的抗議,全面密封的審查以及荒誕的否認,其實是源於本身欠缺安全感、自大以及害怕真相被揭露而已。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