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政治/國際

政壇沉浮四十餘載現代右派奠基人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逝世享年86歲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前總統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 在周四被家人宣布逝世,享年86歲。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的個人風格常被支持者稱道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的個人風格常被支持者稱道 DR網絡圖片
廣告

曾擔任巴黎市長、國務秘書、總理和總統兼安道爾大公等要職的,法國第22任總統、著名右翼政治家雅克·希拉克9月26日被女婿巴胡(Frédéric Salat-Baroux)宣布,“今晨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逝世”,享年86歲。希拉克在法國政壇奮鬥超過40多年,被認為是法國近代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和總統之一。他在過去數年中則受到疾病困擾,也因此幾乎在公眾前隱居,並分別於2010年、2015年12月和2016年9月,因肺部感染被送往巴黎附近醫院就醫。特別是在2016年9月,因為希拉克再度因肺部感染住院,他的夫人貝爾納黛特(Bernadette Chirac)也因“連續幾天身心俱疲”,隨後被送進巴黎一家醫院進行休養和恢復。

作為二戰後近代法國世上最具影響力,也是從政經驗最為豐富的政治家之一,希拉克於1932年11月29日出生於巴黎5區的一個富裕家庭。由於他的姐姐傑奎琳年幼夭折,希拉克則成為家中“意外的”獨子並受重點培養。他的父親弗朗索瓦曾在一戰中服役,並獲得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後在銀行內出任要職,並隨後成為了法國北部國家航天建築公司(SNCAN)的一名主管。幼年的希拉克從1940年開始於父母的老家科雷茲省接受教育,並隨着父親工作的變更來到巴黎繼續高中學習。他在幾經轉學後最終於1950年在著名的巴黎路易大帝高中(Lycée Louis le Grand)畢業。高中畢業後的他與眾多雄心勃勃的法國青年學子一樣,考入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期間一度支持法國共產黨活動,並參與銷售極左《人道報》。同年,他還以學生身份簽署了《斯德哥爾摩宣言》,支持禁止和銷毀核武器。

在巴黎政治學院學習期間,希拉克以旁聽生的身份於1952年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學習。他在隨後的間隔年中一度與一位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美國女孩訂婚,但最終因女方家庭反對而分離,並不久後返回法國與在巴政相識的女同學貝爾納黛特於1953年10月訂婚。他們不顧貝爾納黛特父母認為希拉克“出生較低”的反對,在1956年3月結婚。也正是她成為了隨後數十年中,伴隨希拉克在政壇沉浮的同行人,他們有兩個女兒洛倫斯和克洛德,及一名越南裔養女。在此期間,希拉克大學畢業後考上了通往第五共和國權利中心,有着“皇家道路”之稱的法國國家行政學院(L'ENA),並應予1954年展開為期兩年的學習。但由於服兵役要求,他進入索繆爾軍校學習,並自願前往阿爾及利亞參戰。他在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中負傷,並於1957年12月被晉陞為少尉。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在隨後的1958年,曾支持法共的希拉克其政治理念向戴高樂主義轉移。他並於1959年完成國家行政學院學業,畢業後出任法國審計院助理稽核。

幾年的官僚生活後,希拉克的政治生涯及其命運終於在1962年12月發生重大轉變。剛剛30歲的他成為了時任總理喬治·蓬皮杜的辦公室特派員,並在這一位置上一直干到1967年2月。在此期間,他也在地方和議會競選中小試牛刀,1965年在父母的老家科雷茲省出任聖·菲列奧勒市議員,1967年擔任科雷茲省議會議員後多次連任。同年5月,被同僚們昵稱為“推土機”的希拉克進入蓬皮杜政府,擔任就業問題國務秘書。他並在1968年5月震驚世界的“五月風暴”中重點參與與示威者的抗議活動,幫助雙方最終達成“格雷奈勒協議”(les accords de Grenelle),結束全國罷工罷課。此後,他還擔任了負責經濟問題的國務秘書,並隨着其導師蓬皮杜於1969年當選總統後,在1972年被正式任命為農業部長。他隨後在1974年2月被任命為手握重權的內政部長。同年,蓬皮杜去世。30年後已成為法國總統的希拉克出席並在紀念蓬皮杜去世的活動上深情發悼詞紀念。1974年5月27日,41歲的他被新任總統吉斯卡爾·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首次任命為法國總理。

1976年辭去總理職務後,希拉克重新出選議員,並組建由他領導的右翼政黨“保衛共和聯盟”。他在該黨擔任黨主席直至1994年。該黨並在幫助希拉克於新世紀交接時先後兩任總統大選勝利後,於2002年在現主要右翼政黨“共和黨”的前身內解散,是為過去數十年來法國右翼政治家的奠基人。希拉克並於1977年參選巴黎市長成功,在這一位置上連任至1995年。此後的近20年中,在巴黎市長任內備受支持的希拉克曾三度宣布參加總統競選,但分別於1981年和1988年的總統選舉中兩度敗給了左翼總統密特朗。特別是在1986年的議會大選中,希拉克的右翼政黨聯盟大幅擊敗密特朗的社會黨,右翼的希拉克因此再度被任命為總理,與左翼的密特朗總統開啟了第五共和國史上首次“左右共政”(Cohabitation)時代。經過了2年多的總理生涯後,希拉克再度宣布參選總統,面對老對手及上司密特朗,雙方在電視辯論中留下了至今令法國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為了避免自己是對手下級的尷尬局面影響選情,希拉克一上來就向密特朗表示,儘管您是總統,但辯論賽中只有對手,沒有上下級可言。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密特朗則立即回應稱,“您說的一點沒錯,總理先生”。這一幕令希拉克一臉驚愕,當年的選情勝負似乎在那一刻已經初見端倪。88年總統競選失敗後,希拉克離開政府,但重新連任巴黎市長和黨主席。他最終在1995年密特朗去世後,擊敗社會黨對手若斯潘(Lionel Jospin)首次當選總統。他的競選主張是彌合法國社會的裂痕,改善失業和不平等的現狀。然而希拉克政府的爭議性養老金改革和緊縮計畫一度引發法國人民的不滿和抗議。他在位期間,致力於援助非洲、永續發展、跨文化對話及促進族群融合等議題,他於1995年下令執行最後一批在太平洋上的核武測試,隔年締約承諾不再進行核試;他決定把總統任期從7年縮短為5年,並促成廢止強制性兵役。

希拉克後在2002年的總統大選中以81.5%對18.5%的絕對優勢,擊敗極右翼領導人勒龐,連任總統大位。他在國際政策方面步戴高樂總統的後塵,一直試圖提升法國在國際舞台的地位,並於2003年曾強烈反對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攻打伊拉克。他還在總統任內致力於發展同中國的友好關係。1978年,時任巴黎市長的希拉克首次來華訪問,並成為第一個參觀秦陵兵馬俑的外國人。1991年,他還以法國前總理身份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也曾因呼籲歐盟取消“六四事件”後對華實施的武器禁運而受到人權組織的譴責。2013年底,中國外長王毅在巴黎看望80多歲高齡的希拉克時表示,“您是在中國廣為人知的西方政治家,更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您對中國的友好發自內心,發自您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對中國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同,也源於您主張建立多極世界和不同文化和諧共處的責任感。”

另在歐盟問題上,希拉克的政治立場從早期歐洲懷疑論的戴高樂主義,轉為擁護歐盟憲法,他帶領法國加入了歐元體系。2005年法國人公投否決歐盟憲法,使希拉克成為自戴高樂後36年來,首位在公投中失敗的法國總統。2007年,希拉克卸任後因患有疾病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2011年,巴黎法庭就他在擔任巴黎市長期間設立虛假公職,以幫助政治盟友謀求不當經濟利益案件宣判。法庭認為,希拉克犯有“挪用公款”、“濫用職權”和“謀取非法利益”罪,因此判處他兩年有期徒刑、緩期執行。他也因此成為了第五共和國史上第一位受到司法判決的國家元首。此外,他還將精力主要聚集於2008年6月成立的同名基金會,投入展品主要來自非洲、亞洲、大洋洲和美洲,以致敬這些土地上的人文與藝術的雅克·希拉克-凱布朗利博物館的發展事業當中。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