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稀土

德國:三分之二的稀土來自中國

據德國電視一台報道,德國高度依賴中國的稀土供應。約三分之二的稀土是來自中國。

存檔圖片:稀土 Image d'archive: Des oxydes de terre rare.
存檔圖片:稀土 Image d'archive: Des oxydes de terre rare. Domaine public
廣告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德國約有2/3的稀土是來自中國,2022年1月至11月,德國進口了大約5300噸稀土,價值4930萬歐元。5300 噸進口總量中有 66% 來自中國。 第二大供應商是奧地利,佔比21%,愛沙尼亞以 6% 位居第三。 與 2016 年相比,進口稀土的數量幾乎減少了一半,但價值僅下降了 14% 左右。2016年,德國進口了9700噸稀土,其價值為5010萬歐元。

稀土是總共17種金屬基本材料,包括鈧、釔和鑭。這些元素具有非凡的性能,被認為是金屬合金和特殊玻璃等不可缺少的材料。它們在許多關鍵技術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它們的用途包括從電池到移動電話、激光器、平面屏幕和空軍系統。它們對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也很重要。

自2021年以來,中國已是德國市場最重要的稀土來源國。去年5300噸進口稀土中, 有將近3800噸是來自中國,佔比66%,但其價值僅為1320萬歐元,與4930萬歐元的總價相比,佔比26.8%,不到1/3。

據聯邦統計局消息,瑞典最近發現了迄今為止可能是歐洲最大的稀土礦藏。但在2021年,德國沒有從瑞典進口這些金屬。

這些原材料本身並不罕見,有些甚至經常出現。然而,大多數已知礦藏都在中國,而且幾乎都是在中國開採的。由於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提供了相對便宜的原材料,許多工業化國家自己開採稀土不合算,一些礦場甚至再次關閉。

政治家和科學家對德國對中國的巨大依賴性感到震驚。德國經濟研究學院世界經濟部主任Lukas Menkhoff表示,沒有任何單獨行動會有助於減少這種依賴性,而只能採取一攬子措施,例如重點應放在更多的供應國上,稀土還可以從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亞進行採購。另外,還可以用強制性最低儲備來補充庫存。就原材料的採購,也應在整個歐洲範圍內進行捆綁,以抵制少數供應商的市場力量。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