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德國製造商將被甩在後頭?

據德國N-TV電視台報道,在汽車銷售天堂中國,情形對德國汽車來說趨向於有所緊張。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份額。西方製造商在擁有數十年的主導地位後,是否正在走向無足輕重?

電動汽車 La voiture électrique est aussi écolo qu'elle le prétend ?
電動汽車 La voiture électrique est aussi écolo qu'elle le prétend ? Getty Images / Gregor Schuster
廣告

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和最有利可圖的汽車市場上,德國汽車製造商面臨越來越多的逆風。內燃機汽車銷量大幅下降,電動汽車銷量上揚。而滿足市場需求的主要是中國國內汽車製造商的產品。德國寶馬、戴姆勒和大眾在蓬勃發展的電動車市場上,只佔有一個可笑的小空間。觀察家們擔心,這可能是一場戲劇性的驅趕競賽的開始。

根據總部設在上海的諮詢公司automobility的消息,電動汽車在整個中國市場上穩步增長的份額,將很快導致國內企業完全超越外國企業。2022年國內汽車製造商將佔到中國私家車總銷量的47%。外國品牌顯然正在失去市場份額。2023年將是本土品牌銷量首次超過全球品牌的一年。對幾十年來一直領先市場的福特、寶馬或大眾來說,這意味着一個轉折點,並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是西方汽車製造商的銷售天堂。2022年,這裡總共有約2300萬輛私家車新車註冊,相比之下,在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美國只有1370萬輛新車註冊。然而,比迄今為止的銷售量更重要的是市場的進一步潛力。就汽車密度而言,在中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美國,每1000名居民已經擁有約820輛汽車,在歐盟,每1000名居民擁有約570輛汽車,而在中國只有約110輛。

國內和國外的公司都在爭奪這塊蛋糕中最肥美的一塊。數據顯示,中國汽車製造商顯然處於更好的地位。因新冠導致的經濟剎車和取消補貼等雖然使汽車銷量大幅下降,但外國製造商受到的打擊更大。根據中國私家車協會的統計,中國汽車製造商的銷量在今年一月和二月僅下降了1%,但德國製造商的銷量縮減了21%。日本的縮減了40%,韓國的縮減了25%,美國的縮減了13%。

德國汽車專家費迪南杜登霍夫也認為,中國汽車工業很快就會超過外國競爭對手。他預計,這種超越將在2024年或2025年發生。但他沒有看到任何末日景象,也沒有看到外國汽車製造商會像一些人擔心的那樣,在中國被甩在後頭,不得不滿足於蛋糕的碎屑。他說,“新的汽車聖地看起來會有所不同,但歐洲人、美國人和日本人都將在其中競爭。”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電動汽車單一市場,因為北京政府一直奉行一貫的長期的工業和技術政策,並專門推廣新能源汽車,提供相當於1200億美元的豐厚補貼和補助。這樣的政策帶來了什麼效果,人們今天已經可以看到。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像中國這樣有這麼大的對更多氣候友好型車輛的需求。去年,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銷量翻了一番,該行業現在佔到了銷量的1/4。其他國家的政策都沒有帶來這樣強勁的效果。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