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港警懸紅通緝惹民意反彈 英澳議員促取消政要訪華 李家超入美阻力增

香港警方懸紅通緝八名身處海外的民主派人士惹起相關國家的議員和國際組織反彈,澳洲反對派聯盟敦促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 取消今年稍後的訪華計畫;英國國會議員既有呼籲減少對華貿易的依賴,亦要求外相就事件傳召中國駐英大使,並立即暫停港英之間的部長級官員訪問;另外,要求美國拒絕讓香港特首李家超入境以便出席APEC會議的聲音更加響亮,有學者估計,李家超最終成功入境的機會微。

Les mandats d'arrêts émis par la police hongkongaise à l'encontre de huit militants réfugiés à l'étranger, le 3 juillet 2023.
香港警方對8名流亡海外的活動人士發出通緝令
Les mandats d'arrêts émis par la police hongkongaise à l'encontre de huit militants réfugiés à l'étranger, le 3 juillet 2023. 香港警方對8名流亡海外的活動人士發出通緝令 © JOYCE ZHOU / REUTERS
廣告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原訂年底訪華,以穩定中澳關係,但自港警發出懸紅通緝令,反對和保留聲音日漸增加,當地的《悉尼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形容這是總理穩定中澳關係的最大考驗,而總理髮言人則拒絕回應該報就阿爾巴尼斯會否如期訪華的提問。

在此之前,阿爾巴尼斯在電視節目上表示,香港的通緝令「是不可接受的」,他當然感到失望,但會繼續在可行情況下與中國合作,若有分歧亦會提出,而兩國在人權問題上確有分歧。

反對總理訪華的,有由澳洲自由黨和國家黨組成的澳洲反對派聯盟,聯盟成員之一的影子內政部長帕特森(James Paterson)向當地傳媒表示,中國懸紅通緝是把手伸得太長了,若總理像沒事發生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言歡,他會關注阿爾巴尼斯的前途。他又說,香港特首李家超就事件的評論是令人深感不安的威脅,質疑總理計畫在年內訪華向公眾發出什麽信息 。

在通緝名單上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直言,若總理按計畫訪華,他和很多港人都會憂慮,澳方對華立場是否有所軟化;質疑人權是否已變得沒那麽重要。

英國方面,民意代表反應強烈。身兼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的下議院議員斯利(Bob Seely)周三(5日)為兩名身處英國的通緝人士舉行記者會時認為,英國法官應退出香港法庭,而英國政府亦應減少對華貿易的依賴。他又說,民主國家應互相協調,並商討如何保護在其領土內的香港人。

另外,英國上議院今(6日)天將就事件進行口頭質詢,事件會否令外相祁湛明(James Cleverly)的月底訪華行程有變,惹人關注,特別是訪華消息上月經媒體披露後,引來朝野反對,甚至有媒體報道,若外相堅持訪華,將有部長級官員辭職抗議。

英國國會跨黨派香港小組亦在5日發表譴責港府聲明,並要求外相就事件傳召中國駐英大使,立即暫停英國和香港之間的部長級官員訪問,直至港府撤銷通緝令為止。

美國方面,中港政府在美國財長那倫訪華前夕公布懸紅通緝八人事件亦令人質疑中國在發放什麽信息,但最易受影響的,應是香港特首李家超今年11月能否以被制裁之身丶破例入境美國,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峰會。

美國官方就李家超入境的立場已出現轉變,由不評論到年初時傾向讓李入境,到最近受到國會議員和民間團體反對後,收回讓李入境的言論,指官員內部回應中指讓李家超入境是誤發。經過懸紅通緝事件,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吳建忠在社交平台上估計,李家超獲邀出席峰會的機會很微,因為制裁未解除前,李入境已不容易。

但他相信,雖然大部分國家的民主派都會藉事件遊說官員避免訪華,但各國領導人除了關注人權議題,尚有其他事情與中國溝通,包括管控分歧丶避免中國誤判形勢等,因此行程未必會受影響。

香港警方國家安全處以涉嫌觸犯《港區國安法》為由,各懸紅100萬港元通緝八名已流散海外的港人,他們分別是前立法會民主派議員羅冠聰丶郭榮鏗及許智峯;法律界人士任建峰丶已解散的香港職工會聯盟前總幹事蒙兆達丶美國港人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執行總監郭鳳儀丶劉祖迪及袁弓夷。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