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經濟

嚴格新冠政策的後果仍在困擾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增長數據引發德國媒體廣泛關注。德國《商報》認為,中國經濟疲軟將成為全球經濟的隱患。

2023年5月17日,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的陝汽集團工廠,員工正在卡車生產線上工作。
2023年5月17日,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的陝汽集團工廠,員工正在卡車生產線上工作。 REUTERS - FLORENCE LO
廣告

該報指出,中國第二季度國民生產總值增長6.3%。但這只是因為去年同期的情況特別糟糕。事實上,與第一季度相比,經濟增長率只提升了0.8%。令人失望的數據和不斷升溫的通貨緊縮擔憂可能會使振興經濟的呼聲高漲。不僅北京對經濟長期疲軟的擔憂與日俱增,這些數據也令全球各國政府和企業感到擔憂。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經濟缺乏活力將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更大壓力。另外,中國經濟數據的可靠性也值得懷疑,因為新的法律和限制措施加大了從中國獲取獨立信息的難度。

 

德國電視一台表示,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了最新增長數據。該數據低於分析師的預期。自去年年底取消清零新冠政策以來,中國經濟的復蘇並沒有取得太大進展。中國經濟的危機日益明顯,青年失業率創歷史新高。六月份,外貿大幅下滑。曾保證了數十年穩定增長的中國建築業負債纍纍,陷入危機。今年春天,中國領導層設定了2023年經濟增長5%的目標。觀察家認為,只有當中國在振興經濟計畫中投入大量資金時,才有實現目標的可能。

 

德國N-TV電視台較為樂觀。該台表示:中國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目標是7.3%,但結果只達到了6.3%。原因在於多個障礙結合到了一起。國內外需求下降,再加上去年上海和其他主要城市嚴格的新冠封城政策造成的經濟困難,都是不利因素。疫情後,中國經濟復蘇步履蹣跚。出口降幅創三年來最大。此外,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正在動搖投資計畫的信心。結果是與預期目標出現了偏差。但作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年5%的增長目標似乎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法蘭克福彙報》認為,中國經濟還在承受多年新冠封城政策帶來的痛苦後果。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