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英國BNO簽證申請人續升至逾18萬人 顯移民潮未止 港府搶3.8萬人卻未必利港

申香港政府 4月起推出「開心香港」以便為當地社會增添歡樂氣氛,但顯然未能改善港人外移的情況。根據英國最新數據顯示,在今年第二季,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申請移民英國的,有9800份,較首季升 4.1%;令循該計畫在英人數增至超過15萬。與此同時,港府官員向中國傳媒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3.8萬人經各項吸引人才的措施抵港。不過,有不少評論質疑,獲批者大部分是中國內地人,而且可能並非長留香港,成效難知。

英國擴大優先服務至BNO持有人, 預料赴英人數會上升 2023年8月28日
英國擴大優先服務至BNO持有人, 預料赴英人數會上升 2023年8月28日 © 內政部截圖
廣告

英國內政部上周四(24日)公布今年4至6月移民數據,當中,有9800份是透過BNO簽證計畫申請,令透過這項計畫提出申請的人數在近兩年半內累積至 18.26萬人,逾17.6萬宗獲批,其中14.76萬宗屬於境外簽發,2.88萬人申請時已身在英國,加上 12.38萬海外獲批者已經抵達英國,即現時透過BNO簽證計畫在英的人數共有15.26萬,較上季增長近1.2萬人。

英國因應北京政府在香港推出《港區國安法》而於2021年1月31日BNO簽證計畫,有關計畫的申請人數由最初的一季2.5萬人逐步減少,自去年第三季起維持在每季一萬人左右,時事評論員吳志森在網上個人頻道中指出,這反映港府推出「開心香港」等活動的留人效用不大,面對香港每日發生令人沮喪的事,港人移民潮「有排未完」。資料顯示,港府在4月宣布推出「開心香港」活動,在末來十個月推出不同活動,以增添社會歡樂氣氛和刺激本地消費及經濟。

BNO簽證加推五天可知結果服務 便利緊急離港人士

港人近年可以透過BNO簽證移民英國,但審批時間不一,英國政府決定提供加快申請途徑,讓有需要的人儘快離港。英國內政部宣布推出加快處理香港人移民當地的BNO簽證申請的服務,在新加設的收費優先處理服務下,需要緊急出遊的人的申請會在5個工作天內處理好。

上述數字還未包括英國政府於本月14日公布的縮短 BNO簽證批核所需時間至五天新政,代價是支付 573英鎊(摺合約 668歐元)。

現時申請 BNO簽證計畫所需時間不一,英國內政部本月中在社交平台公布,即日起把現時的「優先簽證服務」擴展至BNO簽證,以便有急切出行需求者使用,港人在英國境外申請時,若希望在五個工作天獲知申請結果,需繳付 573英鎊;若在英國境內申請,則需繳付 500英鎊。

內政部稱,新政策是延續英國對港人「堅定不移的承諾」。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歡迎這項新措施,認為可確保有需要緊急離開香港的人有一個迅速途徑。

不過,新計畫刺痛中國,中國駐英大使館翌日以答記者問的方式反對英方繼續操弄BNO問題,指新措施是圖謀抹黑和禍亂香港,又指一些受蠱惑的港人背井離鄉地抵英後,生計窘迫,備受歧視。

香港推出高才通計畫時, 曾成為中國微博榜首 2023年8月28日
香港推出高才通計畫時, 曾成為中國微博榜首 2023年8月28日 © 3月7日網頁截圖

港府頭七個月搶得3.8萬人才 大部分為大陸人

而在英國公布BNO簽證計畫最新數字當日,中國的《廣州日報》刊登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的訪問,指截至7月底,港府各項吸引人才的措施共收到12萬宗申請,已批出超過 7.5萬宗,當中有超過3.8萬名申請者已經抵港,即七個月內已超越每年至少輸入3.5萬名人才的目標。他形容數字令人鼓舞,認為香港機遇處處,對全球人才仍有相當吸引力。

孫玉菡續稱,各項措施中,以去年底開始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簡稱「高才通」)反應尤其踴躍,至上月底接獲逾 4萬宗申請,超過 3萬宗獲批。至於採取計分制的優秀人才入境計畫經優化後,已接獲 4萬宗申請,至今批出約 1萬宗申請,是優才計畫推出以來獲批宗數最多的一年。翻查資料,港府自今年1月起,取消該畫每年4000名的限額,而屬於人才清單所列專業則可多得30分,相等於最低及格分數 80分的38%。

不過,孫玉菡的訪問沒有交代獲批人士所屬國家丶年齡丶職業丶是否已在港找到工作等資料。

翻查資料,入境處6月底曾透露,截至 5月底,「高才通」計畫有超過 2.1萬人獲批,當中九成半來自中國內地,年齡以 18至30歲人士為主,佔總數約四成。

然而,「高才通」計畫備受批評,包括審批門檻太寬鬆,以致獲批者離高端人才有距離,更甚者是曾因基因編輯胚胎而被判監三年的前副教授賀建奎亦獲批;另外,港府幾乎不經審查丶只需兩三天便批出簽證的情況,亦被中國內地人用作來港旅遊丶產子的快速途徑;至於港府未能掌握「高才通」計畫人士來港情況亦廣受詬病,憂慮獲批者根本無意留港建港。

吳志森亦在其網上節目中指出,孫玉菡等港府官員公布資料不全的「搶人才」成績已淪為宣傳計畫,以為騙己便可騙人,但實際上這種「換血」策略換入來以取代已移民港人的,絕大部分是中國內地人,這些人固然容易管理,亦少有異議,但他質疑這是否對香港有利。可是港府官員卻沾沾自喜,以為可以欺上瞞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