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習近平缺席G20

德國《明鏡》周刊看20國峰會:美國抓住機會 結盟對抗中國

德國媒體從多個角度對20國峰會表示了關注。德國《焦點》周刊表示:習近平突然取消參加新德里G20峰會,令國際社會感到困惑。

2023年9月10日,新德里,巴西總統盧拉、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蘇納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其他20國集團領導人一起參觀拉吉-加特紀念館
2023年9月10日,新德里,巴西總統盧拉、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蘇納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其他20國集團領導人一起參觀拉吉-加特紀念館 via REUTERS - POOL
廣告

這種外交策略的真正原因很複雜。專家認為,習近平的拒絕背後有三個核心原因。1. 中國經濟正在下降。習近平把安全穩定擺在了改革開放的前頭。他的安全穩定包括佔領一些邊界地區,以使中國在亞洲地區更為強大。2. 中國把印度邊境的一些領土劃為己有,使中印關係受到損害。習近平不出席20國峰會,應該是為了突出中國領導人要吞併這一部分領土的決心。3. 習近平不想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和平可靠的國家。目前局勢顯示的是戰爭跡象。

 

《法蘭克福彙報》發現: 20國峰會上演了大國之間的又一輪權力博弈:華盛頓要與北京的絲綢之路項目競爭,加強印度,中東與歐洲之間的鐵路聯繫。 這一具有爆炸性的設想把沙特阿拉伯也囊括在內。美國總統拜登宣告,打造了一個具有“歷史性的經濟走廊”。該報認為,此舉是為了抗衡中國。

 

德國《商報》的印象是:G20 峰會就烏克蘭戰爭發表聲明。對東道主印度來說,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此。印度總理莫迪希望將印度打造成未來的世界強國。

 

德國《圖片報》表示,峰會宣言與西方的期望相差甚遠。 因為,除其他因素外,俄羅斯和中國削弱了聯合宣言。20國峰會只是敦促人們接受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主權,並尊重國際人權。 與上次巴厘島20國峰會一樣,沒有明確譴責俄羅斯。20國峰會有關烏克蘭戰爭的宣言就象蠟一樣糯軟。

 

德國電視一台認為,20國峰會召開首日就既有峰會宣言,又有新成員入會,這是印度令人印象深刻的外交成就。東道主印度取得了成功。但峰會在召開首日後,好像也就可以結束了。

 

《明鏡》周刊看到的是:美國總統拜登正式對中國同事習近平缺席 G20 峰會表示遺憾。 但在幕後,美國人正在抓住這個機會,結成強大的聯盟來對抗北京。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