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經濟

調查:陸客國際游較疫情前縮 19.7% 往港澳台更跌25.5%

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的中國,在撤銷所有疫情措施後,民眾反而更多留在國內旅遊,客運量較疫情前增加超過一成;相反,國際交通量則大跌近兩成,而前往香港丶澳門及台灣叄地旅遊的跌幅更大,達兩成半。發表研究的信用卡公司解釋,來港人流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港元對人民幣強勢。不過,研究發現,海外旅客留港日數較疫情前多一天。

有研究顯示,中國民眾過去一年往香港、台灣和澳門旅遊的人次較疫情前縮兩成半。2024年5月17日
有研究顯示,中國民眾過去一年往香港、台灣和澳門旅遊的人次較疫情前縮兩成半。2024年5月17日 © 麥燕庭提供
廣告

萬事達卡(Mastercard)發表的最新旅遊報告又顯示,舉辦盛事確有助帶動消費和經濟,但對揚言催谷盛事經濟的香港,效果似乎並不顯着。報告未有列出香港的相關收益,但就舉例3他盛事作說明,例如今年2月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嘉年華期間,遊客的餐飲和雜貨消費增幅較平日增加156%;美國日蝕期間的飯店銷售額,亦比正常業務增長 71%;去年Taylor Swift 演唱會周邊 2.5 哩內的餐廳,銷售額比正常營業額增加 68%。

旅遊叄甲地:日本丶愛爾蘭丶羅馬尼亞

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昨(16日)天公布《2024年度旅遊業趨勢:突破界限》,在今年3月前的十二個月內,以旅遊交易份額計,在74個市場中,最受歡迎的地點是日本,遊客在當地的奢侈品服裝購買量按年升 1.52倍,休閑服裝的升幅更達 2倍;研究所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文大為(David Mann音譯)解釋,日本大熱受惠於日圓彙率處於叄十多年最低水平,有利吸引旅客,當地單是 3月已吸引旅客逾300萬人次。

全球最受歡迎的首五位旅遊地點中,雖由亞洲城市奪冠,但餘下四位均由歐洲城市包辦,依次是愛爾蘭丶羅馬尼亞丶意大利及西班牙。

報告預期,今年6至8月的夏季旅遊旺季期間,舉行歐洲國家杯的德國慕尼黑將會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其次才是日本東京,緊隨其後的,分別是阿爾巴利亞首都地拉那和法國尼斯。

中國民眾轉境內買奢侈品 旅客留港日數增至6.4天

但對中國而言,前往日本的人數卻不升反降。報告發現,赴日旅遊的中國內地遊客人數較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約 36.5%。事實上,這與中國內地民眾疫後較多參與國內游有關。

報告顯示,截止3月的中國國內客運量比2019年水平高出10.7%,而國際交通量則跌19.7%。報告解釋,中國內地旅遊客運量近年轉向國內旅遊,原因之一是民眾對當地旅遊興趣擴大,國內目的地轉好。但文大為預期,在亞太區及其他地區免簽政策丶國際航班增加載客量的帶動下,中國出境旅客會繼續增長,主要惠及新加坡丶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

隨着內地遊客減少往境外旅遊,前往港澳台叄地旅遊的人次亦有減少,人次較2019年同期跌25.5%。文大為指出,內地遊客到港消費的盛況不再,內地民眾更傾向在國內購買奢侈品,相反,有更多港人北上消費。他續稱,由於港元彙率走強,以及到內地旅遊的便利性帶動,上述情況將會持續,料未來減息令港彙回落,情況或許才能好轉;另外就是考慮舉辦更有吸引力的活動,以吸引內地旅客繼續來港和延長留港消費的時間。

另一方面,香港旅遊亦有利好消息,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來港旅客在休閑服裝丶奢侈時尚的消費均有超過兩倍的升幅,至於休閑餐飲和高級餐飲的消費亦分別升2.48倍和2.37倍,反彈的部分原因是去年才通關以致基數較低;此外,入境旅客的平均旅行天數增加1.1天至6.4天。

總的來說,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全球旅遊業消費支出維持強勁,旅遊業復蘇力量和勢頭,尤其是在亞太地區,將在今年餘下時間持續。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