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北京和莫斯科搶佔中亞:新絲綢之路

發表時間:

大型博弈正在重返中亞,儘管爭鬥不再是在19世紀的英國和俄羅斯之間展開,而是中亞的新興國家和他們的強大緊鄰——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較量。 為了了解這場政治和經濟鬥爭,和法廣同屬法國世界媒體集團的法國電視24台的《經濟參考》欄目採訪了歷史學家、巴黎天主教學院教授、《北京面對中亞的巨大博弈》一書的作者埃曼紐爾·林科(Emmanuel Lincot)。在今天的專題節目中就為您介紹這次採訪。謝謝收聽

中國現在將中亞視為自己的戰略後院。
中國現在將中亞視為自己的戰略後院。 © RFI
廣告

經濟參考:你好埃曼紐爾·林科。 首先讓我們來畫張地圖,了解一下中亞的情況。 如果沒有異議的話,那就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對吧?

 林科:對於地理學家來說,它的範圍還要更為廣泛,因為它還包括高加索地區,最遠到蒙古,而且還包括中國西北部的整個地區,以及周圍的維吾爾國家。

經濟參考:所以說,在19世紀,中國確實沒有參與其中。

林科:是也不是,很明顯,當時中國的重量比沙俄和英國要小得多,但他是想通過征服現在的新疆,也就是前中國突厥斯坦,來獲得戰略縱深。

經濟參考:那裡有維吾爾人……

林科:有維吾爾人的地方, 總的來說大部分人口是穆斯林的地方,這恰恰是對應當時開始出現的、戰略競爭的一種方式,對應的是帝國主義列強和日本,也就是說,中國在東翼受到威脅的同時,也在西翼尋求戰略縱深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中國長期以來和周邊國家關係中反覆出現的情況。

經濟參考:只不過,你賦予給她的角色和其他帝國主義相比,略有不同。 你寫道,北京成功地打開了中亞的大門,而莫斯科和西方國家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林科:是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北京現在開闢了相當多的機會。此外,必須要知道,這個地區基板上是個內陸地區。離海最遠的地區,因此,除了通過中國,它幾乎沒有任何其他辦法來儘可能地接近海洋。

經濟參考:以至於你說中華帝國主義在這個地區比西方帝國主義更有成果,換句話說,它帶來了別的東西。

林科:非常明確地說,是的。我作為一個在中亞地區旅行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人,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所有道路都是中國人修建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對當地民眾來說當然是個天賜良機,儘管必須記住,這些當地人對中國的看法存在分歧。當然,換句話說,絕不能以為整個中亞都贊同中國的新絲綢之路計畫。 這就是矛盾所在。

經濟參考:準確地說,這些道路,自2013年習近平啟動這項計畫以來,通過這些新絲綢之路,它體現了中國的這種影響力、體現了中國力量的投射。

林科:是的,這很清楚,而且石油天然氣運輸管道網絡也是如此。2012年習近平上台,並在次年推出新絲綢之路之前,我們就已經開始談論油氣管網的外交了。

早在2009年,也就是說,在胡錦濤擔任中國主席期間,就已經開始了雄心勃勃的雙邊項目,特別是在中國和土庫曼斯坦之間,簽署了極其重要的天然氣協議,這項協議幾乎完全是排他的,只讓中國受益。 所以油氣管網、文化存在都是最廣泛意義上的。尤其應該記住的是,歷史上第一所孔子學院就是在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撒馬爾罕,建立的。

經濟參考:基礎設施是需要強有力的臂膀支持才能建成的,就像你在《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一書中介紹了的那樣。這確實是北京施加其經濟影響力的方式。

林科:是的,經濟影響,當然還有外交影響。因為中國還為自己配備了外交以及特別重要的脅迫工具。上海合作組織就是其中之一。在烏茲別克斯坦避難的維吾爾人,讓這些異見人士被引渡並移交給中國警方。此外,還考慮在塔吉克斯坦建立小型的中國基地,這一點談論的不多,這顯然是發展警方打擊毒梟行動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打擊抵抗人士,特別是來自土耳其斯坦伊斯蘭黨的維吾爾抵抗人士的一種方式。 

經濟參考:你寫得很清楚,對於中國來說,經濟發展,特別是在塔吉克斯坦的經濟發展等同於國家安全,當然這比經濟安全更重要。

林科:就是這樣的。我想說的是,這在帝國歷史上是經常發生的。看看法國和阿爾及利亞,這顯然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但顯然這還不夠。也就是說,中國沒有成功贏得當地人的信任和同情。總的來說,雖然我不是文化主義者,但我要說的是,還存在着不可複製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說,隨着中國新秩序的逐步形成,面對這一狀況的穆斯林民眾越來越冷眼旁觀、心生不滿。

經濟參考:這在當地是可以真實感受到的這一點?

林科: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是感受到了的,要麼是通過在反對現政權的國家發動抗議,要麼是對講土耳其語的 穆斯林人進行有效支援,這些人中大部分是維吾爾人。所以這一點就非常有意思了,因為事實上,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所作所為很難令人信服。如果再往更南的地區走,根據地理學家的說法,這些地區也屬於中亞,我指的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地方幾乎每天都有中國的工長和工人被綁架,甚至被謀殺。所以很明顯,中國在這些地區的形象正在惡化。

經濟參考:自烏克蘭戰爭以來,北京和莫斯科之間的關係,是否促成了蘇聯的前監護國和中國達成安保交易?

林科:在我看來,莫斯科擔心的是中國在中亞地區非常有進取心。在外交層面上,正如我所說,回過頭來看,我認為至少有兩件重大事件。首先,2022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舉行,當時,習近平批評普京沒有尊重他國的國家主權時,所有人都理解為是在說烏克蘭。可實際上,還有哈薩克斯坦,普京在入侵烏克蘭前一個月,也就是在2022年1月,對哈薩克斯坦進行了干預。其他非常重大的事件還有,2023年5月在西安舉行了中國-中亞峰會,與此同時,七國集團正在廣島舉行會議。這就很有意思了,因為首先,這是一種方式,中國人是用一種象徵主義的方法在說:“你們,西方人和日本人,你們選邊站在一起了,但對我們來說,我們擁有中亞組成的所有戰略縱深。我們正在吸引這些以前屬於俄羅斯傳統陣營的前加盟國向我們靠近”。也就是說向中國的陣營靠近。

經濟參考:還有和土耳其之間的關係,是理解還是緊張。 關於這一點……

林科:從地理位置上看,土耳其離得太遠了。是…..

經濟參考:與文化無關?

林科:這是顯而易見的。 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埃爾多安在大約六年前,就放棄了對維吾爾人的公開支持。 因此,埃爾多安的戰略選擇說明了很多問題,他顯然在向中國靠攏。

經濟參考:美國和歐洲有沒有反應?

林科:有一些,首先是歐洲人。值得一提的是,馬克龍以相當撿漏的方式。抓住了整個地區所代表的潛在局勢,在七國集團會廣島議結束後,他前往蒙古,和蒙古簽署了開採我們需要的鈾提取協議。 然後,同年11月,這次他又去了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這清楚地表明,首先是法國,當然也包括歐洲其他地區,都對中亞感興趣。 原因顯然與當地資源的開發有關。

經濟參考:還有美國呢?

林科:美國。官方的說法是,自2021年8月起,他們已經從喀布爾撤軍,就像大家知道的那樣,偷偷摸摸地撤了。但實際上,他們顯然仍在關注着整個局勢,哪怕只是通過私下的交易。 可在卡塔爾的多哈,這是美國政府和塔利班代表之間公開的秘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