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香港啟動針對新版國安法的公眾諮詢

發表時間:

在以農民運動為標誌的政治背景下,法國新總理阿塔爾周二晚間發表施政演講,介紹了政府的未來工作方向以及工作方針。這是1月31日出版的絕大多數法國日報頭版突出的話題;各報關注的國際新聞焦點內容分別有:英國退歐四年後,沒有經歷期待中的商業繁榮,脫歐結果慘淡;緬甸軍政變三年後,內戰愈演愈烈,政治前景迷茫;巴基斯坦在即將迎來立法選舉之際,前總理伊姆蘭汗因被控泄露機密文件獲刑10年,其所在正義運動黨遭到大規模打壓。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另外,香港啟動《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公眾諮詢;中美恢復打擊芬太尼的談判;則是關於中國話題的報道;《解放報》則揭示台灣在宣布對莫斯科入侵烏克蘭實施嚴厲制裁後,繼續向俄羅斯出售生產精密武器等其他設備所需技術的消息。

香港新版國安法

香港政府周二宣布:正式啟動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公眾諮詢,為期四周。《回聲報》指出:周二上午,港府詳細地介紹了新文本的主要條款,此一文本將被納入到2020年北京推出的現行立法中。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新文本包括九個章節,涵蓋五條新的罪行,包括叛國罪、叛亂罪和間諜罪。李家超強調了港版新國安法的重要性,同時也呼籲各方對新法放心。他表示:許多國家都有同類法律。律政司長林定國則強調:擬議中的立法“非常重視保護人權”。港府官員保證,外國非政府組織將可在香港-這片前英國殖民地“完全安全”地開展工作。

報道指出:2021年,香港實施國安法後,出於對工作人員的安全的考量,國際特赦組織關閉了在香港的辦事機構。

香港《基本法》於1997年頒布,第23條是有關國家安全的條款,應有特區政府自行立法禁止七類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2003年港府曾推行立法,但引發50萬人上街示威後撤回,此後此法一直未能確立。

台灣雖然支持烏克蘭,卻從未停止向俄羅斯提供精密武器所需設備

另外,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後,台灣與美歐盟友一樣,宣布對莫斯科實施嚴厲制裁。然而,台灣卻繼續直接或間接地向俄羅斯出售生產精密武器和其他軍事裝備所必須的重要技術。《解放報》載文指出:俄羅斯獨立調查媒體《The Insider》和台灣網站《The Reporter》1月26日發表聯合調查報告,揭示台灣儘管公開支持烏克蘭,卻已成為俄羅斯高精度金屬加工機械的主要供應商。

報道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德國、日本、瑞士的機床製造商便紛紛退出俄羅斯市場。由於中國的替代產品質量較差,台灣加工中心、車床和放電加工機便填補了空白,滿足了俄羅斯軍工聯合體的需求。

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第一波制裁僅涉及半導體、電信、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商品,不包括機床。直至2023年,台灣擴大制裁清單,將機床列入其中。但這項新政策並沒有結束台灣產品繼續流入俄羅斯。調查顯示:流入俄羅斯的台灣加工機械近80%是通過以中國和土耳其為主的第三國轉運後抵達的。例如2023年1月至10月,台灣出口到土耳其的機械總值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5%。

另據俄羅斯海關披露的數據,2023年3月至9月期間,俄羅斯至少進口了193台台灣製造的加工中心,總價值近2900萬美元。調查詳細地介紹了用於規避制裁的策略即:精心安排、從一家公司轉手至另一家公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相關策略得以使俄羅斯企業科美塔(Kometa)購買台灣平博(Pinnacle)公司製造的加工中心。而這家俄羅斯企業以其地對空導彈系統而聞名並受到美國制裁,該公司隸屬於俄羅斯軍工巨頭金剛石-安泰(Almaz-Antey)。

對此,台灣業界工會(TMBA)發布新聞稿,沒有直接回應調查中對部分會員違規的指控,但表示:將“繼續尊重政府針對某些出口俄羅斯產品的制裁”措施,並已敦促“其成員立即停止向受制裁國家提供成品和機床零部件”。

中美恢復打擊芬太尼的談判

此外,中美兩國周二在北京重啟關於打擊芬太尼毒品生產的談判。《費加羅報》與法新社共同發稿報道說:本次談判由美國國土安全部副顧問達思卡爾(Jen Daskal)與中國公安部部長、國家禁毒委員會主任王小洪主導。

近年來,隨着兩國關係的惡化,相關話題的談判陷入停頓。美國指責中國在打擊芬太尼產品非法貿易方面所作努力不足,於去年10月決定製裁多家中國實體。11月,習拜會之後,事態有所變化。中國關閉了一家生產芬太尼的企業、阻斷某些國際支付並恢復了交貨與運輸信息的交換。北京還表示:已加大打擊芬太尼相關物質走私、非法製造和販運的力度。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