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俄羅斯部隊僱傭外籍人士前往烏克蘭前線

發表時間:

2月29日星期四齣版的法國各大全國性日報的開篇新聞各有側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以農民為主的反抗歐洲官僚主義的背景下開啟了尋求連任之路,這是《費加羅報》側重的話題;《解放報》和《人道報》分別聚焦仍在繼續的以哈衝突局勢:在經歷了超過4個半月的衝突、近3萬人死亡以及受到饑餓威脅的背景下,穆斯林齋月之前實現臨時停火的談判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面對以色列持續的軍事行動,外約旦地區民眾強烈要求歐盟制裁內塔尼亞胡;法國周三啟動地面數字電視(TNT)頻道分配申請徵集活動,議會調查委員會今天針對信息多元化問題對CNews的三名資深記者舉行聽證,是《十字架報》突出的重點;《回聲報》揭示法國各大企業在男女職業平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另外,《費加羅報》和《解放報》分別披露俄羅斯部隊招募外籍人士入伍並派往前線的消息

以哈危機局勢亟待解決

以哈戰爭已經持續了145天,哈馬斯披露:自戰爭開始以來,在以色列的持續轟炸下,加沙地帶至少已有2萬9千95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聯合國為當地“幾乎不可避免的大規模饑荒”拉響警鐘。華盛頓呼籲以色列在穆斯林齋月期間,確保穆斯林信徒能夠進入東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

解放報發表社評指出:近5個月的時間裡,加沙已有3萬名巴勒斯坦人死於以色列的轟炸,其中大多數為婦女和兒童。哈馬斯10月7日在以色列實施的恐怖屠殺必須遭到譴責。必須盡一切努力釋放被恐怖運動組織扣押的以色列人質。但是,加沙巴勒斯坦平民遭受的苦難令人無法容忍。然而近月來,西方和阿拉伯國家無力阻止以色列領導人對飛地的狂轟濫炸,從而引發世界各地抗議運動此起彼伏,尤其在美國,巴勒斯坦人的命運最終可能會對11月的總統大選產生重大影響,拜登將首當其衝。出於人道主義原因,當然也出於地緣政治的考量,當務之急是通過談判達成停火協議並交換人質。目前相關的討論正在高層進行,談判必須迅速取得成功,否則將會有更多的平民死亡,加沙的悲劇局勢將失控,並帶來國際性的所有後果。如果談判取得成功,則應與巴勒斯坦人一起為加沙構建一個未來,以遏制以色列政府夢想吞併飛地並驅逐其現有人口的極端主義。

俄羅斯部隊僱傭印度人送往烏克蘭前線

此外,俄羅斯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招募外籍人士入伍並將他們派往前線,《費加羅報》和《解放報》分別報道了相關情況,尤其揭示了在俄羅斯的印度人被送往烏克蘭前線的消息。一名23歲的印度青年2月21日在頓涅茨克地區遭遇烏克蘭導彈襲擊後身亡,其家人對此倍感震驚,他們雖然知道孩子在俄羅斯工作,卻並不知曉他已被派往前線。

報道引述印度消息人士披露的信息指出:加入俄羅斯部隊並被派往烏克蘭前線的印度公民並不罕見。一名在莫斯科徵兵中心工作的印度翻譯表示,經他之手入伍的印度人約在70至100人左右。每一座大城市都有招募中心,也負責招募外國人。

自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很難估計俄羅斯究竟招募了多少外籍人士以及他們來自何方。有消息披露:這些外籍士兵來自亞洲、中東、甚至可能是非洲,他們在烏克蘭與俄羅斯軍隊並肩作戰。

像在前線犧牲的印度青年一樣,在俄羅斯的許多印度人往往來自貧困家庭。他們在印度沒有正式工作,只得前往其他國家闖蕩,渴望賺到更多的錢財,隨後返家娶妻生子並創立自己的事業。

一名常駐迪拜的印度人通過社交網絡為俄羅斯部隊招募士兵,給出的條件十分誘人,確保向支持俄羅斯的人提供3600美元的報酬。並承諾新兵不必作戰,主要任務只是清理被毀壞的建築物等後勤工作。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在接受武器訓練之後,這些印度新兵便被派往烏克蘭前線。

去年11月以來,一些印度人受困於不同城市,其中有人向媒體披露:他們的護照被沒收了,無法返國。有人向印度駐莫斯科使館求助,卻沒有得到回應。

作為俄羅斯的親密盟友,印度從未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