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外交之旅:北京摒棄前嫌重返大洋洲

發表時間:

19日出版的法國各報開篇新聞紛紛聚焦國內事務:共和黨議員提交報告,為未成年人的變性問題拉響警鐘;氣象局員工舉行罷工,抗議公立機構使用自動數據庫(非人工智能)向公眾提供錯誤百出的天氣信息; “街頭死亡者協會組織(le Collectif Les Morts de la rue)”舉行悼念活動,向2023年死亡的656名無家可歸者致哀;農民的憤怒情緒仍未平息,他們發出呼籲,要求政府儘快落實承諾;普京贏得大選,則是各報集中關注的國際新聞焦點。此外,《解放報》刊出長篇報道,披露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前往大洋洲展開外交之旅。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北京展開大洋洲外交之旅

時隔七年之後,中國外長王毅3月18日重返大洋洲,罕見地到訪新西蘭,並將訪問澳大利亞。此行標誌着中國與其大洋洲的兩個商業合作夥伴近年來的緊張關係出現轉折。

中國外長本次大洋洲之行,是中美在亞洲的緊張關係仍在繼續的背景下展開的。儘管習近平與拜登去年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年度峰會期間實現了表面上的和解。

實際上,北京正在尋求一切手段削弱美國。習近平政府並不看好與“四方安全對話國家(Quad)”以及奧庫斯聯盟(Aukus)之間展開戰略對話。在北京眼中,這些集團的形成是為了在被其視為後院的印太地區實施遏制政策。鑒於目前自身的經濟活動明顯放緩,面臨嚴峻的債務和消費危機以及外國投資明顯減少,中國正在尋找機會和機遇以重啟其引擎。

3月18日星期一,王毅在新西蘭受到了同僚溫斯頓-彼得斯的迎接並會晤了該國總理克里斯托弗-盧克森。中國外長首次面露微笑。新西蘭方面表示:與中國合作“非常重要”。

報道指出:中國是新西蘭的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北京打算繼續加強兩國間的合作關係,並繼續成為新西蘭的主要投資者之一。

新西蘭雖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共同組成了“五眼聯盟”情報共享組織,也了解該組織定期記錄中國的滲透和間諜活動,但該國一直以來卻對中國立場溫和。中國外交則對新西蘭在兩國關係發展中所作努力予以肯定。

再看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相比,澳大利亞難免不抱有擔憂情緒。不過,它卻先於新西蘭改善了與中國的關係。

兩年前,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上台以來,堪培拉便開始向北京靠攏。阿爾巴尼斯去年11月到訪中國,結束了兩國長達6年的緊張局勢。

2017年,澳大利亞安全機構對中國試圖影響堪培拉的決策拉響警鐘。此後,兩國關係急轉直下。從澳大利亞將中國華為排除在5G網絡之外,到新冠疫情爆發後,呼籲對新冠病毒展開朔源國際調查。。。堪培拉的種種舉措激怒中國。作為報復,北京對澳大利採取經濟制裁手段,還逮捕記者和專家,展開人質外交。

王毅將於20日到訪堪培拉並會晤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這是“戰略對話”的一部分。

報道最後指出:在笑容和重逢的背後,兩國在包括解放軍在中國海以及台灣海峽的脅迫、滲透以及人權等多個議題上的分歧依然存在。今年二月在北京以“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被判處死緩的澳大利亞華裔作家楊軍的命運也備受關注。

普京贏得大選引發兩個陣營的不同反響

此外,俄羅斯總統普京再次當選引發各方不同反響。《十字架報》強調:普京以高票贏得大選後,全球兩個陣營作出截然不同的反響。北京、德黑蘭和平壤紛紛對普京表示祝賀,西方政府卻做出嚴厲批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致電普京表示:普京的連任表明他得到了俄羅斯人民的“全力支持”。

伊朗總統萊希對普京取得的“堅實勝利”表示“真誠地”祝賀。印度總理莫迪在祝賀普京的同時發出呼籲,他表示:期待着“在未來數年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強印度與俄羅斯之間持久的特殊夥伴關係”。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則表示:這次選舉表明:俄羅斯人民要團結在普京周圍進一步加強社會和政治團結、建設強大俄羅斯的願望。

西方國家則對俄羅斯這次沒有對手的選舉進行了譴責。巴黎、柏林、倫敦紛紛指責這次選舉沒有建立在“自由”和“公平”的基礎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