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以色列以剷除哈馬斯為名的行動面對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

發表時間: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武裝哈馬斯之間的戰爭已經進入第8個月。5月11日,以色列顯然仍在積極準備在拉法地區展開新一輪大規模軍事行動。但如果說7個月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在國際社會得到一定的理解與支持的話,隨着加沙走廊死亡人數不斷上升以及當地人道形勢持續惡化,以色列正面對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即使常年支持以色列的美國政府在當前朝野兩大黨積極備戰選舉的背景下也不得不提高了調門。

2024年5月9日,大批巴勒斯坦人為躲避以色列軍隊的炮火逃離拉法,抵達加沙走廊中部地區。
2024年5月9日,大批巴勒斯坦人為躲避以色列軍隊的炮火逃離拉法,抵達加沙走廊中部地區。 AP - Abdel Kareem Hana
廣告

這場戰爭開始於去年10月7日哈馬斯武裝對以色列發動的突襲行動。這次行動在以色列境內造成一千多人喪生,而且超過250名多國人士被哈馬斯劫持為人質。以色列政府迅速發動了大規模軍事反擊,不僅要解救人質,總理內塔尼亞胡還發誓要徹底消滅哈馬斯武裝。哈馬斯的突襲行動引發國際社會廣泛譴責,以色列的反擊行動自然也具有了一定的正義性。但是7個月之後,哈馬斯突襲以色列時的殘暴行為以及被劫持人質家屬的焦慮與不安,似乎都逐漸被加沙走廊不斷上升的死亡人數和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面對的饑荒等人道形勢所衝淡。根據哈馬斯衛生部門提供的數字,自以軍開戰以來,7個多月內,已經有近三萬五千巴勒斯坦人死於非命。以軍聲稱的所謂“精準打擊”行動的受害者顯然並不都是哈馬斯武裝的成員。而哈馬斯被劫持的人質至少還有一半人沒有獲釋。有些人估計可能已經不在人世。

加沙走廊嚴峻的人道危機以及廢墟一般的城市景象在歐美民間社會不斷引發聲援巴勒斯坦人的抗議集會,美國大學校園不斷擴大的聲援巴勒斯坦、譴責以色列的活動也開始波及到歐洲校園,引發種種社會緊張關係,也對歐美國家政府形成壓力。以色列要將軍事行動擴大到拉法的計畫因此引發國際社會極大的反對聲浪。聯合國秘書長10日再次警告,對拉法發動地面攻勢會在這個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造成巨大的人道災難。法國政府10日也再次呼籲以色列立即撤離拉法,因為進攻行動會讓已經不斷為躲避炮火而顛沛流離巴勒斯坦平民百姓陷入災難。正在進行的2024歐洲電視歌唱大會也出現了反對以色列歌手參加決賽的呼聲。一向支持以色列的美國政府,10日公布一份報告,批評以色列在戰爭中的作為,認為可以“合理地認為“,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可能使用了違反國際人道法以及美國法的武器。這番表態被看作是迄今為止美國對以色列最嚴厲的批評。

與此同時,聯合國大會5月10日投票,以143票支持,9票反對,25票棄權的絕對優勢,支持巴勒斯坦正式成為聯合國成員。儘管巴勒斯坦真正加入聯合國需要有聯合國安理會做出相應的支持提議,而美國在4月中旬已經動用否決權,擋住了這一可能性,但這一投票結果顯示,常年難以推動的巴以各自建國的主張正得到絕大多數聯合國成員的支持,象徵意義非比尋常。

但是,這些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顯然並沒能動搖以色列進攻拉法的決心。在內塔尼亞胡政府看來,要剷除哈馬斯武裝,拉法是最後一個必須清剿的戰場。根據法新社11日發自拉法的消息,以色列軍隊當天正在拉法東部地區要求更多的居民撤離,並表示,一周以來,已經大約有三十萬巴勒斯坦人離開該地。已經持續7個月在炮火下僥倖求生的巴勒斯坦人可能將面對更加困難的形勢。

以色列以報復突襲行動為由啟動的軍事行動顯然正因眾多無辜的巴勒斯坦人付出的代價而開始失去正當性,也讓人們淡忘了它發誓要徹底剷除的伊斯蘭激進武裝哈馬斯是這場戰爭的挑起方。但同時,戰爭持續7個月,儘管巴勒斯坦人付出了慘重代價,哈馬斯並沒有下決心釋放手中劫持的人質,來換取停火,讓巴勒斯坦同胞有所喘息。自2007年以來,哈馬斯組織就實質控制着加沙走廊,事實上將加沙居民當作了人質。它們與加沙居民混居在一起。任何針對哈馬斯的攻擊行動也無可避免地會傷害到無辜百姓。

面對國際社會壓力,內塔尼亞胡政府強調,對暴力行為,不能不予以回應。但以軍7個月來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幾乎變成了對巴勒斯坦人的集體懲罰。而哈馬斯也正利用加沙走廊的傷亡慘狀喚起的同情,躲避覆滅的命運。巴勒斯坦作為國家正式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很難說是哈馬斯希望達到的目標。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