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美中兩大排放國在清潔能源棋局上的博弈

發表時間:

本周三8日和周四9日,拜登政府的新任氣候特使波德斯塔(John Podesta)在華盛頓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首次會面,據紐約時報10日由SOMINI SENGUPTA撰寫文章表示,他們的會談籠罩在雙邊貿易緊張的風暴中。

Energie solaire
Energie solaire © IStock
廣告

這篇文章寫道,中國商品的大量湧入,尤其是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綠色能源技術,已經成為拜登政府一個真正的痛處,因為白宮試圖在國內推動同樣產業的發展。波德斯塔嚴厲批評中國“扭曲了太陽能、電池和關鍵礦產等清潔能源產品的全球市場”。不僅如此,他還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研究如何限制從碳足跡高的國家進口產品,他將這種做法稱為“碳傾銷”。這被視為在暗指中國。

目前尚不清楚拜登政府是否會對從高排放國家進口的產品徵收費用。但這個思路獲得了一些有影響力的共和黨議員的支持,作為保護美國製造商免受中國競爭的一種方式。

中國則向世界貿易組織抱怨美國的綠色補貼。波德斯塔稱這種抱怨“太諷刺了”,因為中國政府自己就向它的製造業砸下了重金。

而中方代表劉振民反駁說,沒有中國技術,清潔能源的成本將會上升,這將減緩全球逐步擺脫化石燃料燃燒的速度,而化石燃料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這些排放正在導致地球變暖。“ 我們需要保持低成本,否則沒有人能夠負擔得起能源轉型的費用”,他最近向彭博社表示。

外界注意到劉振華接受彭博社提問時說,中美兩國都希望繼續引領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進程,他表示,“我們必須儘可能地合作”,但兩國“也需要在全部問題上尊重彼此。”

再看紐時文章指出,對於氣候特使的工作,他們兩人雖都是新人,但絕非新手。接任退休的克里擔任這個面向全球的職務之前,波德斯塔曾經負責氣候法的實施工作。劉振民則是一名資深外交官,在成為習近平的氣候特使之前曾在聯合國任職。

文章續指,中國主導着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池、電動汽車和公交車的生產,同時還加工了清潔能源技術所需的大部分礦物。中國企業已經找到了解決西方貿易壁壘的辦法,包括通過間接途徑運送產品,以避免對直接來自中國的商品徵收的關稅。

這令拜登政府陷入了兩難局面。它將其全球聲譽建立在雄心勃勃的氣候議程上,目標是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半。它還試圖從零開始在美國國內建立可再生能源產業。

華盛頓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的中國氣候中心負責人李碩對紐約時報表示,目前在低碳製造方面與中國競爭是一場必敗之戰。他說:“很難想像美國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將如何及時建立整個太陽能供應鏈,也很難想像美國製造的太陽能產品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

文章強調出,這種新的大國競爭關係給美國帶來了兩種風險。過多地避開競爭對手的工廠可能會提高成本,拖累清潔能源的轉型。但過分依賴競爭對手國家的工廠又會引發國家安全問題,並危及美國的產業和就業。

拜登計畫把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提高三倍

紐約文章之後,華爾街日報報道,拜登政府料將在未來幾天內提高對來自中國的清潔能源產品的關稅,其中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徵稅將增加約三倍。據該報援引知情人士稱,拜登政府準備在下周二宣布的更高關稅還將打擊來自中國的關鍵礦物、太陽能產品和電池。

華日報道說,拜登政府做出這一決定前,結束了長達數年對前總統特朗普對中國輸美的約3,00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的審查。

對於是否調整特朗普時代的徵稅,拜登的經濟顧問們多年來意見不一,但在中國加大出口清潔能源產品引起廣泛關注之際,華盛頓的官員們現更傾向於保護美國新興的清潔能源產業免受中國的影響。

據悉,美國官員們尤其關注電動汽車,他們預計將把關稅稅率從25%提高到大約100%。另外2.5%的關稅適用於所有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到目前為止,現行關稅實際上已經禁止了價格通常比西方造汽車低的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拜登政府官員、汽車製造商和一些議員擔心,鑒於中國製造業的規模,25%的稅率是不夠的。

彭博社早些時候報道稱,美國政府計畫下周宣布提高關稅。政府官員告誡說,宣布的時間可能會有變化。白宮發言人則不予置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