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盟印太外長會重申區域安全多領域合作

歐盟與印太地區共78名外交代表2月2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第3屆歐盟-印太部長級會議,重申共同面對的安全挑戰,歐盟執委會宣布對亞太地區人道援助金額5600萬歐元,但會後沒有發布共同聲明或新合作案。 

歐盟外交代表Josep Borrell,
歐盟外交代表Josep Borrell, AFP - JOHN THYS
廣告

歐洲聯盟因4年500億援烏案而在前一天召開臨時高峰會,但仍然在周五舉行歐盟-印太部長級會議,歐盟27國與跨亞、非、澳三大洲臨海國家的外交代表討論經貿、綠能轉型和安全三大議題。

歐盟在會後發布長篇新聞稿,曆數近年來歐盟與印太區域國家多邊或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數位夥伴關係,以及在歐盟“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畫下對印太地區宣布或進行中的基礎建設投資和融資案。

歐盟執委會宣布今年度對亞太地區的人道援助預算5600萬歐元,比去年增加10%,成為這場會議的看點。歐盟執委會說明,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孟加拉和緬甸,以應對緬甸軍政府統治下的人道危機,包括湧入孟加拉的羅興雅難民。其他則是對菲律賓、尼泊爾的自然災害救援。

中央社報道:因不少印太國家忌憚北京反應,而在去年5月瑞典舉行歐盟-印太部長級會議上避談中國和台灣議題,這次會前,歐盟官員在對媒體舉行的匿名背景說明會上被問到“今年是否也會避談台灣”時?歐盟資深官員表示會儘力帶入此議題,因為這個區域的安全問題不是孤立的。不過,印太地區兩個安全關鍵角色均未受邀與會,即台灣和中國。與歐盟無正式外交關係的台灣被拒門外自不待言,至於中國,前述匿名官員在背景說明會上坦言,中國與印太國家往來的方式「跟我們的觀念不一致,包括台海安全」。

歐盟今天新聞稿和比利時外交部長拉碧(Hadja Lahbib)於會議開場致詞,都提到了台海、南海、東海升高的緊張情勢,以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和近期中東變局,對全球安全和歐盟及印太的繁榮帶來直接衝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