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中國電影導演王兵和他的《夾邊溝》

發表時間:

2010年,中國電影導演王兵兩次來到加拿大,他帶來的新片《夾邊溝》使參加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和蒙特利爾新風格電影節的觀眾們坐立不安,這部有着中國殘酷歷史記憶的電影,無法在中國獲得公映。

廣告

這部電影被中國《當代藝術》雜誌主編程美信評論為“政治災難背後的人性悲劇,考驗着中國人的歷史勇氣和人性良知。”王兵自己則說它闡述了新中國前30年“中國社會的基本生存和人與社會的關係。”

 王兵的電影深受前蘇聯導演塔爾科夫斯基的影響,細緻刻畫人的內心壓力和衝動,努力呈現現實中的真實秘密和內心世界。他曾在9小時的紀錄長片《鐵西區》中嘗試用電影語言縮短影像與人物的距離,被歐洲影評界譽為“真實電影”的傑作。

 十多年來,王兵一直試圖用攝像機“看透人、行為及生存的真實性”。這一次,他在加拿大透露“拍完鐵西區後,我個人生活發生了一些變故,使得我對世界不再那麼肯定,更相信宿命。”

 王兵的新片《夾邊溝》是一部劇情片,花了他六年時間製作。2004年他就確定了劇本和敘事框架,05年到07年採訪了100多人,耗時3年的採訪為的是找出歷史的原始面貌。他說:“花那麼大的精力做這部片子的重要原因就是,這個故事從某種程度上闡述中國從1949年到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社會中一個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關係,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夾邊溝講述的是一個悲慘的故事,從1957年到1960年,3千多名右派被遣送到甘肅酒泉戈壁灘夾邊溝勞改營里,嚴酷的鬥爭和大饑荒把這裡變成人間煉獄,一半以上的右派被活活餓死。王兵回憶道:“我最初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上海女人打動了我,她讓我想到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如孟姜女哭長城,竇娥冤等流傳至今的中國民間歷史故事,這些人物我們從小就記憶深刻,我覺得和她們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

 儘管因拍攝技術和物質條件的限制,王兵弱化了這出悲劇的殘酷程度和戲劇因素,最後的片子只是“基本完成故事”,達不到“原始事件的強度”,但《夾邊溝》還是被國際影評人稱為中國的“古拉格群島”和“奧斯威辛”。

 在歐美參加電影節時,人們擔心王兵的創作是否為中國目前的政治空間所不容,他的回答是自己在中國拍片非常自由,沒有人來干擾。他認為“政治在中國特別複雜多變,是一件很曖昧的事情,政治就是相互利用,說不定將來我的電影也會被人利用。但現在決定一切的,就是利益。”

 王兵的電影在中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無論是《鐵西區》還是《夾邊溝》,都沒有進入中國電影的官方發行渠道,他認為除了審查制度以外,市場因素也是其原因之一。人們通過在黑市上購買盜版DVD,看到了他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好評的電影。關於自己的電影將來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前景,他表示無法預測。“這都是未來的事情,很難預料。但我覺得我的影片講的是這個地域人的生活,和這個地域人的記憶,這些記憶有些是公共記憶,有些是個體記憶,還有一些是個體的現實生活,這些東西並沒有什麼商業性,符合中國大多數人的道德論理和社會價值觀,從這個角度說,我覺得有一天它們會被其他人接受,會被允許放映,但這需要時間。”

與王兵接觸,人們會被他的沉默所打動,實際上他很像自己拍攝的紀錄片《無名的人》的主角,他坦言自己個人喜歡無名的人,儘管貧困但享有自由,最重要的是,他的美在於其自然狀態,在那裡他可以呈現最原始的自我支配意識。

 本次《當今世界》是由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特約記者潘衛製作,感謝收聽。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