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氣候升溫

中國推碳交易試點以減排 氣候峰會仍存陰霾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前夕,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據報已批准在北京、上海、重慶、天津、湖北和廣東等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法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期望以市場辦法實現節能減排。不過,業界認為有難度。

廣告

另外,外國傳媒普遍對下周一(28日)在南非德班舉行的氣候大會能否落實哥本哈根大會的目標存疑,包括三百億美元啟動資金亦因世界經濟陰霾密布而難以到位,遑論到2020年達到每年一千億美元的規模,對此,身兼中國代表團團長的解振華明言,中方理解西方經濟的困難,但融資機制是長期的,「現在有(經濟)困難可以少出一點,但是將來融資還是要滿足資金的相關要求。」他指出,中方堅持《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期望在德班會議上討論落實細節和資金啟動情況。

解振華24日會率團到德班參加會議,他在行前記者會上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時透露,法改委已在五省八市開展低碳試點,並將推廣碳交易試點,爭取全國建立碳交易市場。

所謂碳交易,即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通常由高排放的生產者(如鋼鐵廠)向節能減排的公司購入溫室氣體排放額,從而達致減緩溫室效應。解振華沒有透露試點的具體時間和地點,而中國傳媒則引述業內人士透露,除設定試點外,部門計畫在2015年前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平台。

不過,業界同時憂慮,京津滬等大城市自08年成立環境交易所以來,碳交易規模非常小,以碳交易量最多的北京為例,三年來才交易三百萬噸,不及歐洲氣候交易所一天的交易量。而開展碳交易的障礙是,不同省市經濟發展差異大,如何在碳排放權的分配中兼顧公平和效率並不容易。

中國在落實《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時固然有困難需要克服,西方國家亦不見得比中國好,推動應對氣候協議最落力的歐盟近來受歐債危機困擾,關注度已大不如前;美國曾單方面撕毀《京都議定書》,態度可見一班,故此在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完結時,能否逼令發達國家按第二承諾期作出大幅度絕對量化減排安排,將成會議是否成功召開的標準。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