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南海仲裁案北京的底線

發表時間:

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將於下周二就菲律賓提告的南海仲裁案做出裁決。中國雖然早就放出“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的風聲,但從近日的表現來看,中方的焦急溢於言表,一是以強硬的方式表示焦急的心態--在南海的軍事演習與國際仲裁法庭的日期不謀而合;二是急於與菲律賓新任總統拉關係,三是要求撤銷仲裁。第一種方式是一貫的方式,第二種顯然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種更接近於一種“美好的願望”。另外,北京一開始就預感仲裁結果不利於自己的裁決如被證實,北京的對策是什麼讓各方關心。

7月5日,習近平夫婦在人民大會堂前等待貴賓。
7月5日,習近平夫婦在人民大會堂前等待貴賓。 路透社
廣告

中國日報發表的戴秉國這番講話對觀察北京的想法是一個有趣的角度。他在華盛頓出席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時發言說:“當務之急是仲裁庭停止審理菲律賓的仲裁案,如強行推出非法仲裁結果,任何人,任何國家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執行非法仲裁結果,更不得強壓中國執行裁決”。其實,自國際仲裁法庭宣布正式受理仲裁案起,循序漸進,人們知道此案將在2016年裁決。隨後,裁決日期更明確,7月12日。戴秉國此番話,是想要把中方的單方面意志強加於國際仲裁法庭,“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顯出中方對裁決結果公布後南海情勢的走向難以把握,光靠說幾句不接受仲裁結果之類的大話恐怕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菲律賓新當選總統杜特蒂當選以來的確釋放出與前任不同、願意與中方改善關係的言論,但說到底,這僅僅是一種開放性的溫和立場,很難預設在南海糾紛案上馬尼拉會向中方靠攏。杜特蒂此前表示,他希望與中國保持友善關係。他對與中國談判,甚至在南海共享資源,保持開放態度。仔細分析,菲律賓總統的表述很清楚,願意與中方對話,願意共享資源,問題在於,中方的立場很明確,南海絕大部分水域屬於中國,如何分享?周二,杜特蒂提出更明確的想法,他建議中方就等待已久的這項判決舉行和解談判,他說,“如果判決我們贏了,讓我們對話”。他還表示過:菲律賓反對戰爭,即使判決結果不利於菲國,他的政府也會接受。以上談話釋放出兩點信息:一,等待仲裁法庭裁決結果出爐後,願意與中方談,而不是在仲裁結果出爐之前舉行談判。試想,如果仲裁結果對菲律賓有利,菲律賓便擁有足夠的國際依據來同中方談判。中方到時候是談還是不要談?總之,菲方釋放的信息,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佔領了一個“道義”的制高點。

現在來看北京的態度,其實自始至終沒有變化。無非近日變得有點“忍無可忍”,官媒接連推出輿論造勢。人民日報6月30日刊文批駁海牙仲裁庭“沒有任何合法性”,指領土問題不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調整範圍,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不承認非法裁決的立場堅定不移”。文章最後暗示:中國隨時準備好“以堅定有力的行動”維護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這一點,人民日報旗下的小報『環球時報』社論意向畢露:隨着仲裁法院的裁決恐威脅中國的主權,局勢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社論指美方在南海部署兩艘航母戰鬥群,耀武揚威,中國應加強提告軍事震懾能力,“即使中國軍力短期內無法與美國並駕齊驅,但倘若美方以軍事介入南海主權爭議,中國應要有能力讓美方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中國軍隊5至11日在海南島西側,接近越南的西沙群島海域進行軍演,雖然中方解釋這是例行演習,但演習時間選在美國獨立日與南海仲裁案結果公布前,引起越南的抗議與美方關注。中國此舉是為了向誰示威,向國際仲裁法庭?應該說不大可能,此刻任憑外間風雲變幻,國際仲裁法庭的法官們將做出自己的裁決。向美日向南海領土的其它聲索國?可能性較大。至少在仲裁案公布後的第一時間,如果仲裁結果符合中方的預想:對中方不利,中方將會以強硬的口氣,重申“不接受、不參與仲裁、不承認非法裁決”,“仲裁法庭裁決非法”。

接下來中方會有什麼行動,目前難以預測。美國有一種擔心,一是仲裁法庭裁決結果公布,會導致北京立即宣布“南海防空識別區”,一如北京2013年在東海所作的那樣;第二種情況是北京加速擴礁造島,在有爭議水域安置大量軍事設施。

北京方面目前的回答似乎是對菲律賓仍然“寄予厚望”,英文版中國日報周二報道引述未具名的官方人士稱:中方的行動完全取決於菲律賓。如果涉事各方都把仲裁結果擱置,就不會有任何事故發生。這位匿名的官方人士補充說,中國從來都不是地區緊張的發動機。顯而易見,菲律賓並不打算不理睬仲裁結果,相反,會藉助這一仲裁的“國際合法性”與中國周旋。菲律賓外交部長稱,誰都不希望發生戰爭,我們的總統希望跟所有人搞好關係,包括中國、美國以及日本。如果仲裁結果無法落實怎麼辦?這位部長希望設置“南海特使”化解糾紛。

也有一種分析指中方表面強硬,實際上只要“維持現狀”便可,中國既已擴建七八座島,已成“事實佔有”,難以拆除,權宜之計是停建停擴,但是由“島”而生的12海里專屬海域,則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中國要行使自己的“主權”,美國要維持國際自由航行權,因此,北京能否滿足於“現狀”,南海各方能否被迫承認這種“現狀”,也許,必須要等到一個長的時間段才能看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