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提勒森如何擺平北韓讓台灣眉頭緊蹙

發表時間: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的亞洲之旅已經在16日及17日分別訪問日本和南韓,今明兩天在北京訪問,除北韓議題之外,他也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個月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鋪路。在國際政壇縱橫捭闔之間,台灣這個最近距離的海島,感受到什麼憂慮呢? 

台北101大廈夜景
台北101大廈夜景
廣告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的亞洲之行今天拜訪北京,三天以來,他的行程受到亞洲各國高度關注。台灣方面對於提勒森的亞洲之旅有什麼看法?

提勒森16日訪問日本時,先後拜會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和首相安倍晉三,並且和岸田文雄舉行記者會,他有一段話,雖然沒提到台灣,卻受到台灣方面的關注。他說,美國過去廿年讓北韓走向無核化努力已經失敗,這次訪問目的之一就是要討論「新對策(new approach)」;他還說,中國大陸角色非常重要,除了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他也會與首爾、北京對這個議題交換意見。

針對他這番話,台灣政府一位國安部門的官員分析,美國雖然已經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THAAD),但任何防禦系統都不代表萬無一失,對美國與日本而言,消除危機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發制人。美國如果要着手處理北韓,必定閃電出手,那就要事先打點好周邊各國,特別是取得大陸的共識。

所以這位台灣官員說,提勒森今明兩天和大陸官方的會談,大陸起先一定會拉高姿態,對南韓部署薩德強烈抗議,但最遲到中美兩國元首高峰會的時候,應該就會達成一定的共識,那麼,背後美國釋出什麼好處 ,這就是台灣必須非常謹慎面對的。

●提勒森的亞洲之行,圍繞北韓議題,希望得到周邊國家的合作,解除這顆不定時炸彈的引信,台灣輿論界有什麼看法呢?

台灣媒體對台灣可能受到的影響也很不樂觀。理由是特朗普當選之後,他的中國政策不斷搖擺,有時除了美中三公報和台灣關係法之外,還加上「六項保證」,有時又回到傳統制式的美中三公報和台灣關係法。台灣媒體認為,這顯示出特朗普把一中政策當作對中談判的籌碼。

台灣媒體評論指出,美國以大陸有影響北韓的能力而不作為,當作部署薩德的理由,大陸則以經濟制裁展現中方的具體行動。但如果需要大陸採取更進一步的作為,中國和北韓關係的惡化,將是大陸必須承擔的風險,問題是,這樣的話,大陸將向美國索求什麼?

從這些評論都可以看出,台灣無法參與這些國際間的縱橫捭闔,但卻很怕被美國當作棋子或是中美之間利益交換的籌碼!

●不過上周兩岸之間還有一個重要新聞,也可以做為評估兩岸關係的參考,就是大陸總理李克強的記者會,台灣方面對李克強談台灣問題,有什麼看法呢?

這的確也是大陸高層最近重要的公開談話。由於張志軍之前提到「台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所以聯合報在記者會上就問到兩岸關係的前景。李克強的說法是,兩岸是骨肉同胞,血濃於水,不管島內形勢如何變化,都割斷不了兩岸的親情,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現狀,也改變不了大陸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決心和誠意。

他當然也提到反台獨和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但也提到現實面。他說,現在每年大概有五百萬台灣民眾往返於大陸和台灣。所以,大陸會「推出更多政策讓台灣同胞在大陸就業、創業、工作、生活,享受一家人的便利條件」。

他還特別提到去年記者會上曾有人提出,希望繼續保持對台商投資的優惠政策,他曾重申,大陸「會繼續提供優惠,讓台商、台灣同胞,和大陸一起共享發展的機遇」他說,「終歸我們是一家人」。

台灣輿論認為,相對於張志軍之前的談話,李克強可以說是「軟中帶硬」,既強調堅持一中原則、反對台獨,也傳遞對台灣民眾的善意和溫情的一面。特別是他已經連續三年提到歡迎台商到大陸投資,也會繼續提供台商優惠政策,這可以說是兩岸關係穩健發展的基礎。不過在詭譎多變的國際事務中,這是否能確保台灣的利益不被出賣,仍有待觀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