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上海視窗

一帶一路戰略三年實施的初步成績單

發表時間:

本周末(5月14-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將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此次論壇被定義為2017年中國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倡議,這是目前“一帶一路”戰略的發端。

“一帶一路”示意圖
“一帶一路”示意圖 網絡照片 DR
廣告

根據官方白皮書的說法,“一帶一路”倡議借用古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融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既是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實現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體現了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朝着公平、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擔當。

中國官方宣布,截至目前,29位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及聯合國秘書長等3位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將出席,中方將同出席圓桌峰會的有關國家共同發表一份聯合公報,這份公報將反映各方在“一帶一路”建設上的共識。

5月12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的發布會介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產能合作有關情況,為“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三年來做一次總結。

寧吉喆引用了習近平的原話解釋了國際產能合作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習近平曾提出:“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

中方希望,使順周期下形成的巨大產能和建設能力走出去,支持沿線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平的迫切需要,發揮中方在裝備、技術、資金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和其他方面的比較優勢,對接中國和沿線國家供給能力和發展需求,共同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共同發展。

寧吉喆介紹,三年來,在雙邊層面,中方同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等30多個沿線及其他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有關文件,把產能合作納入機制化軌道;在多邊層面,中方推動發表《中國-東盟產能合作聯合聲明》、《瀾湄國家產能合作聯合聲明》等文件,和有關國家共同謀畫產能合作的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

寧吉喆認為,鐵路合作可以帶動中國和當地的鐵路生產建設能力的提高,促進鐵路裝備、技術、標準的合作,是國際產能合作重要方面。

近年來,中國鐵路全產業鏈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完整的鐵路技術體系,較好地掌握了鐵路,尤其是高鐵的先進技術,具有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裝備製造、運營管理、安全防護等方面的綜合優勢。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方積極推進與沿線國家的鐵路合作,這也是沿線國家的需求。鐵路在交通里是具備優勢的一種運輸方式,也是周邊國家相對比較缺乏的,或者已經是建的年頭比較久,迫切需要改造的。目前,已有一批重大項目批量落地。中國高鐵、核電“走出去”的第一單都落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印尼雅萬高鐵已簽署商務合同並有望全面開工。

根據發改委的數據, 2013至2016年,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600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合作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56家,入區企業超過1000家,總產值超過500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超過11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超過18萬個。

中方發起設立產能合作基金等金融平台,推動各類金融機構採取多種方式支持產能合作項目。截至2016年底,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在沿線國家發放貸款超過1100億美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承保沿線國家出口和投資超過3200億美元,中方與沿線22個國家簽署了總額超過9000億元人民幣的本幣互換協議,推動產能合作與人民幣國際化相互促進。
截至2016年底,中方與53個沿線國家簽署了雙邊投資協定,與54個沿線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促進資本、技術、人員等要素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與沿線國家共同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則介紹工信部分管領域內一帶一路工作的進展。

辛國斌介紹,目前,原材料領域,煉化和化肥行業境外在建項目簽約金額達600億美元,有色金屬行業在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等15個沿線國家投資活動;在裝備行業,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軌道交通、工程機械、汽車製造等企業紛紛到沿線國家投資。

辛國斌表示,總的來說,中國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出口總量和水平還不是很高,國外投資合作還不太多,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和問題。“在企業對外貿易投資合作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比較大,再就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擡頭,貿易壁壘問題現在也越來越嚴重,國內標準認證也受到了一些制約。同時,企業國際化複合型人才短缺,公共信息服務不足,對投資國的政治經濟環境、法律法規、風俗習慣了解還不夠多。”

辛國斌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推動支持建立海外的服務機構,充分利用雙邊、多邊的對話機制,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加強國際化複合型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加快推進標準的國際化,推進國家間的互認。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