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一帶一路”的宣揚有助於習近平鞏固黨內“核心”地位

發表時間:

 歷時兩天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一帶一路” 的分析評論。

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REUTERS/Thomas Peter
廣告

香港《明報》的社論稱:“自從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首度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構想以來,‘一帶一路’計畫就成為中國外交的重點戰略,現在,‘一帶一路’構想已從中國抗衡美國的跨太平洋合作夥伴協定(TPP)的周邊外交戰略,演變成中國擔起新全球化大旗的標誌。”“不過,西方世界對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真實意圖仍有疑慮。儘管美、英、日等國有派代表出席這次北京峰會,意大利總理還親自赴會,但大部分西方先進國家領袖仍然缺席。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西方國家中迄今也只有新西蘭一國與中方簽署了相關意向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經局勢複雜,形勢多變,中國應汲取緬甸密松水電站和墨西哥高鐵等項目投資失敗的經驗教訓,對一些重點項目的推進,不能太急,搞運動式的一哄而上,對相關投資項目的外交和經貿風險必須有充分細緻的評估。”

香港《蘋果日報》署名李平的社論稱:“一帶一路的致命傷還不在於中國能否無限量地印銀紙、燒銀紙,以滿足一帶一路國家的需要,不在於基礎設施投資能否讓中國收到經濟回報,甚至不在於中共領導人能否得到萬國來朝的榮耀,而在於戰略上與美國、俄羅斯的衝突。有學者指出,‘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穿越中亞一系列伊斯蘭教國家,在戰略上與俄羅斯的地緣戰略的陸權是相衝突的。‘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地中海,不僅要經過海灣一系列極端伊斯蘭國家,在戰略上與美國的海權戰略也嚴重衝突。因此,在實際操作層面,一帶一路‘面臨被迫要與沿途最極端的伊斯蘭國家打交道,並與美國的海權和俄羅斯的陸權衝突的危險’。”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 “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盛大聲勢比起來,國際輿論中的一些主筆似乎還沒有跟上趟,他們的最大問題是深受地緣政治思維影響,一時還擺脫不了把‘一帶一路’看成中國‘地緣政治戰略’先入為主,所以他們看到的東西就是走樣的。如果深信中國在藉助‘一帶一路’倡議搞地緣政治擴張,那麼圍繞‘一帶一路’的任何規畫都會被看成是北京攫取中國戰略空間的貪婪,再按照舊時代的邏輯往下分析,那麼中國的資金顯然支持不了建立龐大帝國影響圈的雄心,所有中國企業看似與‘一帶一路’有關的對外投資都象是蹩腳的‘政治效忠’遊戲。然而真實情形並非如此。”“‘一帶一路’不是‘馬歇爾計畫’那樣以政治為目的的單向援助,它強調的是共商、共建、共享。每一個參與者都是平等的主體,這當中既不會產生霸權和政治依附,也非一方出錢主導、其他方花錢跟隨的舊經濟關係。”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沈澤瑋的評論稱:“中國此時鋪天蓋地為一帶一路造勢,料與今秋將召開的中共十九大有關。”“作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執政五年來對外戰略成就的一次階段性總結,一帶一路的宣揚有利於打造習近平受國際社會尊重的印象,也有助於其鞏固黨內‘核心’地位,以為十九大人事布局。”“誠然,有學者認為一帶一路是可以‘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的大餅,但它在經濟上能處理中國過剩產能問題,外交上又能擴大及固牢朋友圈,擺平對中國不利的區域紛爭,不失為新常態下盤活中國經濟和外交的一招妙棋。”“不過,正如好些分析指出,一帶一路也可能是個自挖坑的大冒險,令中國捲入無效投資、地區爭端在內的各種問題,在付出巨大投入後,經濟收益拿不回,反而壞了中共領導人的政績。”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