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十字架報》:中國聽任一位諾獎得主死去

發表時間:

13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重點關注的國際國內話題有:法國尼斯國慶節恐怖襲擊一周年紀念、法國政府縮減公共預算同時承諾落實減稅措施引發的質疑、身陷“通俄門”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法國國慶閱兵引發的爭議、土耳其未遂政變一周年回顧、巴黎法德兩國部長級會議、法國政府面對移民難民問題一籌莫展的窘境等等。

廣告

2016年7月14日,法國南部城市尼斯的國慶焰火演變成一場噩夢,一輛卡車衝向尚未散去的人群,導致86人喪生,400多人受傷。一年之後,法國媒體從不同角度回顧這段慘景的經過以及人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恐怖記憶。《解放報》重點關注受害者者及家屬一年來的經歷,在頭版強調他們對政府此後的安全措施以及對受害人安撫工作的不滿;尼斯恐怖襲擊一周年紀念也是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今天的頭版主題,該報側重這次恐怖襲擊經歷者一年來如何走出陰影的個人經歷。不過,與這個主題並列的頭版社論文章則是關於生命垂危的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

文章開門見山寫道,中國正在聽任一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死去。在被關押8年多之後,劉曉波染患肝癌,昨天病情危重。中國只是在他病情已經無可挽回的情況下才允許他保釋,但直到最後,始終拒絕允許他前往國外就醫。但這位民主鬥士與政權之間的對峙並沒有因此結束,因為,劉曉波的悲切命運將長久地從反面折射出中國共產黨以及黨主席習近平的力量的真實面目。拒絕讓步也是軟弱的表現。在壓制一個要求尊重人權與開展自由選舉的聲音的同時,這個體制也暴露出其自身合法性的脆弱。領導着中國的是一個決心不惜一切手段保住政權的的政黨。這個金字塔式的專制體制放任市場經濟,但限制基本自由,中國常常為這個與民主國家模式相反的模式自豪。但是,這種模式的建立只能依靠對個體公民權利的剝奪。,而這正是劉曉波努力揭露的。其他人將會接過這個代表着普世訴求的火炬。

《十字架報》隨後在國際話題版以“中國拒絕放走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為題發表文章,介紹劉曉波病情以及中外醫生對他的身體狀況是否可以旅行做出的不同判斷結果。瀋陽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息稱劉曉波病危,正在搶救。人權組織國際特赦香港研究員潘嘉偉向《十字架報》記者表示,對中國的這種官方聲明必須謹慎。當局將病情說得更重,是要藉此說明劉曉波的狀況不適合出國旅行。文章指出,上周,德美兩國的醫生獲准為劉曉波會診,周末他們得出結論,認為劉曉波可以旅行,轉往國外治療。法國漢學家、團結中國協會主席瑪麗•侯芷明指出,問題在於,中國政府不希望劉曉波出國,擔心他會對外講述這些年他在中國監獄中的狀況。很多人權組織以及劉曉波的好友都指責北京當局在劉曉波病重如此時才讓他離開監獄。潘嘉偉表示,國際特赦組織堅持要求中國政府尊重病人的最後心願,因為這是一個人倫問題,中國不能拒絕這樣的人道要求。他繼續指出,在國際特赦組織看來,拒絕讓劉曉波得到更好的治療,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十字架報》文章繼續寫道,在劉曉波的悲切命運之外,還有他的妻子劉霞的命運。劉曉波2009年被判刑後,劉霞就處於被軟禁狀態。瑪麗•侯芷明對此指出,在這個問題上也一樣,中國政府不想讓人們知道劉霞到底經歷了什麼,很多朋友都說劉霞精神狀態非常糟糕。《十字架報》文章寫道,劉曉波希望出國治病的想法也是考慮到妻子劉霞和妻弟劉暉的未來。瑪麗•侯芷明指出,劉曉波的要求不是為他自己,他是想救出妻子劉霞。他知道,倘若他在中國死去,北京當局很明白,國際社會抗議幾天之後,就會忘記。現在是暑期,大家都去海灘休假了。

《回聲報》和《費加羅報》都報道了德國政府通過新法案應對外資企業併購行動的消息。《回聲報》報道指出,這項舉措與德國政府一向堅持的自由經濟立場形成反差。但去年,德國機器人製造業龍頭企業庫卡被中國企業美的收購震驚了德國。中國企業胃口之大令德國總理默克爾越來越不安。《費加羅報》駐柏林記者的文章直截了當在標題上寫着:柏林面對中國的經濟擴張自我保護。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