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解放報:電子垃圾源源不斷湧入香港

發表時間:

9月11日星期一出版的法國各報頭版主題紛紛圍繞國內事務展開。各報聚焦最多的是颶風風災話題:加勒比海法屬島嶼遭遇颶風重創之後,政府當局在防禦及救災中的表現受到多方質疑;總統馬克龍將於周二抵達災區,災區許多民眾面對未來前途提出“是去是留”的思考;另外,新的勞動法將再次經受考驗,工會組織呼籲周二舉行大罷工。關於中國的話題則主要圍繞“電子垃圾”的議題展開。

廣告

《解放報》刊出一篇該報駐香港記者的報道,介紹了電子垃圾源源不斷湧入香港的情況。報道以“香港不斷接收電子垃圾”為題指出:這片中國的土地已經成為全球廢舊電子設備的傾倒場所。不利於環境的非法回收中心日益增多。

報道指出:香港是一個到處都充斥着屏幕的地方,全面實現了電氣化。然而,現代化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根據聯合國大學披露的數據,2015年,香港為產生廢棄電氣和電子設備最多的地方,人均電子垃圾達21,7公斤。

與中國670萬噸電子垃圾相比,香港15萬6000噸的電子垃圾似乎不足為奇。然而,這座城市卻因自身產生的垃圾而沉淪。美國民間環保組織“Basel Action Network (BAN)”指出:香港已經成為全球電子垃圾回收中心。根據這家民間環保機構披露的信息,每個月,都會有830多個裝滿電子垃圾的集裝箱進入香港。它們往往以“陳舊電子產品”的名義、通過非法手段從美國運抵。作為一座自由港口,香港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通往中國的中轉站。但是最近北京政府正式關閉了危險電子垃圾的運輸邊界,於是香港便成為“污染者新的天堂”。

美國環保組織(BAN)為美國數百台電腦裝置了定位追蹤器,結果發現:其中一半以上的電腦最後被運抵香港北部、距享有亞洲“曼哈頓”大道之稱的地方僅一小時路程之地。那裡約1千多公頃的土地,是一個廢棄的工業用地,地處與中國大陸的邊界地帶。美國守望地球組織(Earthwatch Institute)的一名負責人指出:這片“無人地”庇護了在香港從事的非法活動。垃圾問題為這一地區的城市規畫和立法增添了麻煩。當局披露的數據顯示,共有150座露天電子垃圾回收站。在這片“無人區”,租金非常便宜,當局管理相對較為寬鬆,許多廉價勞動力紛涌而至。他們在後院悄悄的用雙手為垃圾分類,經過分類的垃圾產品隨後被運往中國。

美國環保組織披露:垃圾場內地面上隨處可見電子垃圾,遍地都是廢舊的打印機、電子管等等。這片土地更釋放着一些重金屬或其他有害物質。已經開始對環境及當地百姓的健康構成威脅。

當局準備追剿非法的回收者,當局表示:將加強檢查、強化措施。2016年,當局對33起違法事件展開司法追求並判處罰款。由國家出資、地方政府負責、與德國企業合作經營的一個垃圾處理廠的運營也將有助於局面的改善。

但是,報道注意到,香港擺脫電子垃圾的局面需要很長的時間。特別是那些小型電子設備以及數百萬之多的廢棄智能手機,企業轉廢為能的程序瞄準更多的是那些大型電子設備。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