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背離民主精神蔡英文強推國有化及綠化

發表時間:

最近台灣官方將農田水利會收歸國有,會長改由政府派任,被輿論批評為「綠化」;公共電視台原本「公共化」的理想也被獨派染指;蔡英文更完全不顧忌輿論評為「史上最爛名單」,在立法院一舉通過十一位補提名的監察委員,其中不乏深綠色彩濃厚的政治打手,與監委需要的高風亮節竟背道而馳。

台北101大廈夜景
台北101大廈夜景
廣告

●透過台北發來的新聞報導,聽友們關注到台灣的民進黨政府最近強力運作,將「農田水利會」改為公務機關,收歸國有,輿論雖然批評,但據說最後還是強行通過了。這件事最主要的爭議點在哪裡?

蔡英文的說法是,水利會改製為公務機關是台灣農業與水資源管理重要里程碑,提升農田水利會位階,就是提升水資源管理的效率,也讓專業水利人員的工作權益有保障,擴大對農民服務。

但台灣的媒體評論指出,政府遷台後,農田水利會的會長最初也是「官派」,在蔣經國時代「還政於民」,把它改為農民互選。萬萬沒想到,三十幾年之後,台灣已經民主化,蔡英文政府竟然透過修法,讓民主制度倒退三十多年。

更令人高度質疑的是,對爭議性這麼大的法案,竟然沒有舉辦公聽會、座談會,也沒有在委員會充分討論,而是在立法院徑覆二讀,並利用臨時會挑燈夜戰,三讀通過。民主精神,蕩然無存。

分析指出,水利會改製成「公務機關」,對民進黨而言,立刻多了全台十七個農田水利會的各色「官職」可供分派,讓地方綠營親信進佔,使水利會成為民進黨的選舉樁腳,這可能是蔡政府急於在這次臨時會修法通過的主因。

●據說,同一天,台灣立法院也火速通過蔡英文補提名的十一位監察委員名單,有些被提名人具有很大爭議性,引起輿論反彈,這又是怎麼回事?

所謂補提名監委這件事更是荒唐。台灣的立法院有權審查總統提出的監察委員候選人的資格。被提名人要到立法院備詢,等於接受立法委員的「考試」,逐一詢問過之後,再一個一個透過表決,決定是否通過。

這次在資格審查時,其中一位監委被提名人陳師孟在回答立委提問時竟說,前總統陳水扁的貪瀆案件,用正常法律見解來判,應該沒有貪污;還說,將來他擔任監委,就是要辦那些過去對綠營總統、政務官追殺的法官,還有對藍營總統及政務官縱放的法官。這些言論引發司法界全面反彈,批評這位被提名人陳師孟公開恫嚇,造成法官寒蟬效應,侵害司法獨立。

這裡面最大的問題是,「資格審查」是很重要的關卡,過去許多被提名人無法通過被刷下來,即使經由總統提名也一樣。但台灣立法院目前被民進黨以多數把持,完全不顧忌觀瞻。照理說,資格審查是要逐個認定,但反觀立法院這次作業,卻像是包裹表決一樣,火速審查通過,檢到籃里就是菜,完全喪失把關功能,包括前面提到的那位認為陳水扁應該無罪的被提名人陳師孟,也在包裹中,一併通過了審查,就等着風光上任。

本來監察委員職司風憲,專門監督政府機關或公務員是否貪污瀆職,可以透過糾舉、彈劾等手段讓公務員受處分或下台,因此操守最重要,必須高風亮節,也必須不介入黨派,維持超然的立場。但立法院自我閹割,完全喪失監督行政院的功能,反而幫忙護航,急急忙忙,不管好壞,全部通過,讓人對台灣的民主政治喪失信心。

●最近台灣出現「台獨三台」的說法,是指原應公共化的「公共電視台」已經淪為台獨的電視台,風波愈鬧愈大,請你為聽友說明,這個風波對台灣媒體「公共化」有什麼影響?

台灣在1998年成立公共電視,是為了提供民眾免於商業污染及政治偏見的媒體服務,這是「公共化」的目標。但在民進黨第一次政黨輪替後,公視的公共本質就逐漸變調,包括人事任命及節目內容都逐漸「綠化」。

最近,在親綠的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陳郁秀運作下,華視總經理郭建宏被拔除職務,郭建宏憤而反擊,對外表示,華視、公視已相繼淪為民視的附庸,成為台獨人士民視董事長郭倍宏口中所謂的「台獨三台」。這下,台灣人才注意到,本來應該公共化的媒體,已經逐漸綠化。

台灣媒體分析指出,綠營先是以「公共化」為名,成立國家預算補助的公視和華視;然後透過黨派化的人事任命,讓兩家電視台從本質上「綠化」;接下來,再利用派系政治及裙帶關係的交互作用,讓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旗下「公共電視台」聽命於獨派的民視,藉此完成「公共電視台獨化」的目標。

這樣的手法在西方民主國家是很難想象的,本來,「公共化」與「黨派化」、「台獨化」是互相背反的概念,但民進黨政府竟然下得了手,做得出來。公視和華視如果因此喪失了「公共化」的初衷,這不僅是國家電視遭到民進黨竊取,也是民主遭到蔡政府的閹割。

現在台灣輿論的質疑是,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陳郁秀是蔡政府任命的,她的所做所為,綠化公共媒體,就是在執行蔡英文的旨意嗎?後續發展,值得密切觀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