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美中貿易衝突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戰

發表時間:

連日來,美中貿易戰的戰前鑼鼓不絕於耳。衝突的起因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之高已經無法讓人接受。但在巨額貿易逆差背後,這場緊張關係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知識產權保護。特朗普指責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讓美國因此而蒙受重大經濟損失。但圍繞知識產權保護的爭執的意義卻遠超出可以量化的貿易往來數字。中美貿易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具體指什麼?這場較量的意義何在?

資料圖片:2017年11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大會堂會談。
資料圖片:2017年11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大會堂會談。 REUTERS/Damir Sagolj/File Photo
廣告

首先,特朗普對中國的指責針對中國的中外合資企業政策。他認為要求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必須與中國企業、尤其是國營企業合資建廠,迫使這些外國企業不得不與中國企業分享技術以及專利。在特朗普看來,這導致美國技術革新的知識產權被侵犯,並對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特朗普聲稱近日宣布的對中國進口產品徵稅近1500億美元的威脅措施就是對美國知識產權受到侵犯的補償。特朗普表示,在美中貨物貿易逆差3752億美元之外,知識產權侵犯又讓美國損失了3000億美元。

特朗普引以為據的是美國知識產權保護委員會今年3月更新的一份報告。根據這份報告,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因知識產權被盜而蒙受的損失在2250億美元到6000美元之間。不過,這份報告並沒有具體說明直接涉及中國的損失有多少。

知識產權問題並不局限於在華美國企業不得已的技術轉讓。近年來,中國對外投資迅速增長。2017年,中國在美直接投資已經達到290億美元。這些投資最初比較集中於房地產業和旅館業,但逐漸開始轉向高科技領域。美國外國投資審議委員會近年來已經多次出面阻止一些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收購併購行動。今年1月,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福收購美國速彙金計畫失敗就是其中一例。

但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實際意義遠超出了即時的貿易往來數據。如果說巨大的技術革新能力是美國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基石的話,高科技既是面對未來世界大國商業競爭的重要法寶,也同樣涉及各國的戰略利益。3月底,特朗普頒布總統令,阻止了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半導體業巨頭博通併購美國半導體業公司高通的計畫,將拒絕的理由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同樣,歐洲聯盟近期也針對中國的海外投資行動,努力加強對歐洲戰略性性企業以及高科技領域企業的外國投資的控制。

對於中國來說,在高科技國際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自然也同樣有其戰略意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0日在博鰲論壇上發表講話時點出了要害。他表示,“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後於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事實上,中國政府推出的中國製造2025綱領的目的不僅僅是加強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地位,也是為中國在未來世界的大國競爭中創造條件。而在高科技領域的大國競爭中,中國也正迅速崛起。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年3月底公布的數據,未來三年,中國就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從這個角度來說,也就不難理解美國政府面對中國在知識產權問題上表現出的強硬立場。

但知識產權保護對於中國來說也同樣重要。就在特朗普政府威脅以加征關稅來反制中國侵犯美國的知識產權之際,中國政府也在3月初推出新的規定,加強中國知識產權對外轉讓的審查,並特彆強調了知識產權對外轉讓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知識產權保護是商業競爭的核心,也是地緣政治中大國博弈的核心。而在這場博弈中,根據美國在華商會近日的一份調查,外國在華企業不僅面對不得已的技術轉讓,也要面對法律不健全、專利申請標準不嚴格、司法追究程序繁瑣複雜等中國現實,難以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中國對資訊的嚴格控制與越來越緊的審查制度也讓外國高科技企業、尤其是信息企業一籌莫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