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美來鴻

熱情和謹慎交雜的加中關係?

發表時間:

小杜魯多去年底訪華未能開啟加中自貿談判,1月溫哥華朝核危機峰會把中國隔離在外,3月特朗普宣布加征鋼鋁稅後配合美國對中國鋼鐵採取措施,北京對渥太華屢屢感到不爽。小杜魯多不僅有親華的父親,在競選時更說“一定程度上欣賞中國”,但執政後加中關係為何不平順。 有專家指熱情和謹慎的奇妙組合,令加中關係百年來起伏跌宕。 

加拿大總理小杜魯4月15日在多倫多
加拿大總理小杜魯4月15日在多倫多 ©REUTERS/Chris Wattie
廣告

加拿大皇後大學國際與國防政策中心研究員路易-德勒瓦(Louis A. Delvoie)今年1月在加拿大最古老的日報《金士頓標準輝格報》(thewhig.com )撰文《加拿大與中國關係》,回溯雙邊交往百年歷史,發現加拿大對接近中國的熱情比較謹慎的原因,除人權問題外還有其他因素,如加拿大人歡迎中國學生和遊客湧入,但又擔心中國間諜獲取政商信息,加上源自中國的網絡攻擊和中國國企收購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意圖。甚至連加拿大安全情報局前局長也警告中國正從加拿大政界招募代理人。加拿大人可能反感中國政治和社會的某些方面,但從國家利益而言,中國又無疑是不容忽視的。

在從事外交及安全政策研究前,德勒瓦曾擔任加拿大駐阿爾及利亞大使和駐巴基斯坦高級專員, 他認為加拿大與中國建立親密關係的首要障礙是地理和文化,政治制度迥異又為其增添了意識形態色彩。100多年前兩國人民首次接觸,當時天主教和新教把中國視為傳教的沃土,遠赴中國的數百名加拿大傳教士深入窮鄉僻壤,傳福音辦學校和診所,深受歡迎,傳教士也稱讚中國人熱情好客和智慧。但中國民族主義者懷疑傳教士要顛覆中國文化,1898年興起義和團運動,數百名傳教士和中國皈依者被殺。

1870年代,中國苦力來加拿大建鐵路,儘管從事的工作薪水低危險大,卻遭卑斯省政客和勞工團體敵視,認為中國人衝擊了勞工市場。渥太華屈從地方壓力,從1885年起對中國移民徵收50美元人頭稅,1900年升到100美元,1904年又漲到500美元,1923年加拿大立法削減中國移民,這是加中關係史上的高度歧視階段。

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加拿大醫生白求恩不遠萬里去中國救治受傷的共產黨人,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一文成為文革期間中國人必讀的文字,令白求恩至今仍受中國人尊敬。但40年代末兩國關係惡化,加拿大跟隨美國拒絕承認北京政府,並連續20年投票反對中國加入聯合國,1950年代頭三年,兩國更在朝鮮戰爭中兵戎相見,關係跌至最低點。

1959年加拿大農業部長訪華達成出口小麥協議,加拿大實業家和銀行家回國後強烈建議渥太華承認北京政府。1970年老杜魯多與北京建交並於1973年訪華,成為歷史上首訪中國的加拿大總理,他與毛周鄧等友好交談,在這個階段加拿大追求與中國建立友好和富有成效的關係。

老杜魯多之後馬爾羅尼政府增加了與北京的商業往來和官員互訪,但1989年天安門屠殺中斷了一切,加拿大中止了所有官方接觸。1990年代中期,中國經濟改革成果開始顯現,經濟跨越式發展令各國矚目。克里田總理率300名政商領袖組成的“加拿大團隊”訪華,兩國關係走上發展大道。2006年保守黨執政後兩國關係再次降溫,哈珀總理 把人權問題放在首位,但北京堅決抵制對其內政的外來干涉,兩國關係惡化。哈珀政府的立場贏得了人權組織的讚譽,但遭工商界譴責,三年後哈珀改變方向,但為時已晚。哈珀到北京時,遭中國總理公開責備。

小杜魯多對中國的態度一向積極,特別是在特朗普要重審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後,他決心加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談判對華自貿協定也成為渥太華的熱門話題,但當小杜魯多向中國提出涉及勞工標準、性別平等和環境保護的“進步貿易議程”後,形勢再度晴轉陰,因為北京反感他國對其內政的干涉。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