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中興之痛是中國科技界共同的痛

發表時間:

上月中旬中國大陸電子龍頭企業中興通訊公司突然遭到美國政府極其嚴厲的經濟制裁,隨即在中國社會引爆激烈爭論,至今仍在繼續,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中興事件的分析評論。

中興通訊北京公司
中興通訊北京公司 REUTERS/Kim Kyung-Hoon
廣告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署名雲上風的評論稱:“中國熱詞只有兩個,一個叫中興,一個叫芯片。兩個熱詞相關連,都出自美國處罰中資中興通訊事件。而兩個熱詞把熱點兵分兩路,其中一路專門聲討中興。另一路在談‘中國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中興通訊在美國出事,卻企圖綁架中國政府和‘13億中國人民’,可惜不僅沒獲政府支持、民間同情,反而聲討聲一片,那段被美方指控‘在當初被抓住時說謊,在緩刑時說謊,在觀察期時又說謊’的話,廣為流傳。中興公司未獲政府支持,由國資委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廣泛流傳得以證實,這份報告題為‘中興通訊遭遇美國制裁事件的分析和反思’,其中提出多個觀點可圈可點。而這樣的報告,如非主動發放,不會傳出,如不慎傳出,又很快會被網管刪除。但其順暢流傳,本身說明問題。這份報告引起中國民間最大興趣的,是其把中興公司定位為蠢貨:‘在此事件中,中興通訊公司一系列應對都十分愚蠢和被動,美國的制裁對中興通訊公司自身及其他中央企業都可能帶來高危影響。’”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中興遭美國‘封殺’強烈震動了中國社會,輿論場上給出諸多反應,既包括對美國的做法很憤怒,又有些人認為中興‘遭此報應活該’,既有強大聲音主張中國須以此為鑒,真正把本國半導體產業做強做優,又有不少很悲觀的聲音,認為中國‘不可能鬥得過美國’。”“中興事件可謂美國的高科技霸權秀。美國因中興未按其承諾的那樣扣罰35名員工的獎金而施此‘絕殺’,其邏輯十分荒謬。但特朗普政府就這麼做了,它在美國國內行得通,西方輿論看熱鬧,中國國內居然也有一撥人挺開心的,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必須承認,美國很強大。我們還須認識到,美國在開始向中國出重手。我們同時要很清楚,眼前的一系列鬥爭有可能決定中國崛起的高度,深刻影響21世紀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崛起已經來到了這樣的關口,它刺激了美國對自己世界老大地位的深思,也讓已經有些渙散的西方似乎重新找到了‘加強團結’的理由。遏制中國崛起作為一種衝動不斷在西方一些精英群體里向上冒,對中國採取激進甚至冒險政策能夠在西方社會獲得支持的幾率在上升。”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中興事件不僅曝露中國國企自以為是、瞞天過海的欺瞞忽悠伎倆,與國際潮流脫軌,同時也讓華為、中興等外界認為足堪代表中國,力抗美韓日的先進產業,原來只能組裝,靠低價和中國市場大來撐門面,無力自製大小腦和心臟,產業體質和實力不堪一擊。中興事件顯示,中國電子業命脈完全掌握在美國人手中,‘美國芯’幾乎壟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近年中國所謂‘超英趕美’、吹噓取代美國地位的牛逼,原來是一場政治宣傳大忽悠。”“美中貿易戰如趨激烈,美國握有的籌碼和優勢,才是背後能左右勝敗的實力,中國多方面命脈掌握在外人手中。”“中興事件激起中國排山倒海的檢討和自省聲浪。國家主席習近平‘隱身’兩天後,在北京‘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談到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直言‘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未指名點出中國的核心弱點,就是缺乏核心技術,中興才遭遇大危機。而官方迄今未封殺批評聲音,顯示當局似相對務實的態度。”“中興之痛是中國科技界共同的痛,但如能刺激因此中興,對中國未嘗不是塞翁失馬。”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