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中國搶挖台灣芯片等高科技人才台政府似束手無策

發表時間:

在美中貿易拉鋸戰中,中興半導體不但股票大跌三分之一,其主要事業也對外宣布停擺、無法繼續生產之後,中國開始對外搶奪相關高科技人才,如挖半導體先進國日本人才,另外尤其對與其同文同種的台灣挖掘半導體人才。以同文同種的台灣搶挖人才最方便,也是一條快速捷徑,尤其最近中國媒體上報導,台灣人才的CP質高的令中國市場感到驚艷。尤其半導體及面板人才,不但中國長期以來想方設法挖角台灣,連不同文的韓國三星也拚命向台灣挖角。台灣的IC高科技產業及半導體人才的平均素質可說全球範圍內名列前茅。連堪稱世界半導體龍頭老大的台積電,此前也遇上其副經理人才被三星挖走,接着被中國挖走,雖然底子強硬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不怕杠上韓國三星的巨大勢力及中國的大市場,對竊取技術的對手絕不手軟,告上法庭,不過還是要隨時防範慣於偷天換日手法竊取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早期,已有中國不惜砸重金挖角台灣著名理工大學校長等例子也歷歷在目。本次中華世界法廣請對此多有報道的台灣新新聞的副社長陳東豪更進一步說明介紹。

世界半導體龍頭“台灣台積電”集團商標
世界半導體龍頭“台灣台積電”集團商標 圖片:維基百科/Wikipédia
廣告

台灣“新新聞”副社長陳東豪:中國請台灣清華大學前校長去當廈門一個大學當校長,目的是希望在10年內,能夠培養出10萬名的IC設計人才。從這個過程,你可以知道,在中國要解決其晶片、芯片的問題。這個核心方面來說,它過去曾經利用國家資源設立了“中芯半導體”。但這個過程事後證明中芯半導體是“失敗”的,或者它是無法與台灣的“台積電”及“聯電”相提並論的。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要先解決人的問題,有人,才會有技術,才會進一步帶動它的半導體產業,所以就用“挖角”方式。台灣因為很多公司被合並了,或者有些人年紀到了,慢慢要退休了,這時候,他們轉往中國可以:第一,開始創造他個人事業的第二春,第二,可以領取更高的薪資。而他們過去在台灣都有創業的經驗,所以也就整批到了中國去開展新的事業。中共有資金,而且政府效率是高的,所以可以很容易就完全配合他們。這是一個很大膽的做法。但也是中國邁向晶片、自主半導體的過程當中,可能是最捷徑的方式。因為如果中國要去歐美國家挖這類人才,第一,中國可能對西方人沒那麼信任;第二,那個代價可能更高。而台灣過去三、四十年當中發展的基礎,有這方面現成的人才庫。所以你可以理解,中國在中興通訊公司這件慘痛事情後,它更會在台灣挖角,因為這裡有現成的人才,現成的舞台,而且人力的成本上來說,不管它在台灣挖人有多昂貴,恐怕都要比在歐美挖人才來的便宜。甚至語言上,也沒有溝通的困難,而且這些人過去又有專業的豐富經驗。所以我們可以想見,在中興通訊事件後,中國政府會在台灣下更多的力氣,直接從台灣搶人,這是它建立自主半導體最快的一個方法。

另外,提到中國挖角台灣人才的情形,新新聞專欄作家李若冰指出,中國採取的惠台政策從第一階段的“招商引資”、第二階段的國民黨時代惠台措施的“交流讓利”手法,到如今第三階段的吸引台灣世代菁英的三十一條具體措施,都是極具戰略性。這種三十年來統戰的三階段演進手法,中國方面不斷依台灣民眾的實際需求而調整,不但要營造台灣人民對中國的認同感,更要實現習近平再三強調的「獲得感」。

說到第一階段的“招商引資”:一九八九年六四民運後,全球抵制中共政權,但中國經濟亟需要外資進入,九二年鄧小平南巡,中國各省市廣設工業園區、競相提出優惠政策,台灣、香港、新加坡資本利用廉價勞動力展開「圈地運動」。九○年代,許多學者憂心台灣有「產業空洞化」危機,但西進產生「投資帶動貿易效果」,整個九○年代台灣成了中國生產的供應鏈,台灣製造業規模持續擴大,在中國經濟起飛下,台灣對中國出口每年以兩位數擴大。

今年中國國台辦在春節時拋出的”春節大禮包”對台有三個效應。首先,無論是向台灣人開放的八十一項技職考試或申請參與「萬人計畫」,可能釀成台灣人才大批外移。而開放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二○二五」等計畫,並享有當地同等待遇和稅率優惠,鼓勵台商在中國大陸上市,吸引台灣資本外移,最明顯的案例,就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率先到中國上市。其次,是克服“服貿協議”被卡關問題。因為目前電商、金融、出版業都因“服貿協議”而延遲,現在北京展現自信,單方面開放,直接跳過這項當年台灣年輕人發動太陽花學運抗爭抵制的“服貿協議”之障礙。

 

而從本次出現兩岸半導體人才爭奪戰,也可看出台積電產業是台灣工業的命根子,而面對中國拚命想挖角台積電人才及產業技術轉移。台灣“新新聞”副社長陳東豪就此指出,目前台灣政府要防範中國挖角台灣這方面人才的工具很少。整體來說,台灣目前是缺乏應對能力,完全是靠私人公司本身來防堵中國。也就是說,向台積電這樣的高科技公司,要防堵人才的跳槽,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同時,台積電,對於跳槽的人,如果有泄密的事情發生,就一定提出法律訴訟,用法律戰,用敬業條款,來避免它的離職人員或退休人員,去做泄密危害台積電的事情。這個做法不只是對中國,對南韓三星,對其他國家都一樣,採取一樣的法律保護的措施。至於台灣政府在這方面能做的其實不算太多,所能做的就是,當台積電告發員工泄密時,台灣政府就發動偵查、辦案,用辦案的方式來產生遏阻作用,提高這些職員泄密後的風險及成本。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