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非洲能像馬哈蒂爾那樣向中國說不?

發表時間:

中國非洲峰會剛剛在北京結束,如何看待中非關係,這一關係對非洲,對世界產生何種影響,引起西方媒體的廣泛關注。喀麥隆作家格威特在法國世界報撰文警告,現在輿論都把焦距對準了非洲債務,比起“債務陷阱”,中國與非洲的政治關係更讓人擔憂。

習近平九月四日在中非峰會發表演說
習近平九月四日在中非峰會發表演說 路透社
廣告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敢於批評中國的做法在非洲引起相當注意。馬哈蒂爾以保證減少國家債務的競選承諾當選,他明確揭露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

“我們不能貸款過多…以至於我們無力償還。因為馬來西亞並不需要這些項目,我們不希望由此重新生長出一種新殖民主義”。數周前,這位93歲的馬來西亞新總理訪問北京,馬哈蒂爾與中國總理李克強會談時當面批評了“新殖民主義”,他並且在北京宣布,撤銷幾個前任與中國簽署的關乎一帶一路的重大計畫。馬哈蒂爾的言論在稍後幾日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上產生了一種特殊的迴響。

這幾天,全球都在注意非洲背負着沉重的中國債務問題,這一債務公認為嚴重超出負荷。但是喀麥隆作家格維特認為這一說法有點過分。這裡有兩個原因。首先非洲債務數字透露出的現實十分複雜,一些國家,諸如布隆迪、中非,並沒有讓中國的債務纏身;而另外一些國家,比如喀麥隆和埃塞俄比亞,的確存在着嚴重的債務,部分原因歸咎於中國。因此,在他看來,真正的問題與其說是中國債務,不如說是非洲國家的債務。其次,如果僅僅盯着債務,則忽視了中國與非洲關係的重要層面 政治關係,這一關係最令人擔憂。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中國利用與非洲的政治關係奪取台灣在非洲的最後堡壘。5月24日,布基納法索宣布與台灣斷交,兩天之後,該國外長便宣布與中國全面恢復了外交關係。並且對這一急轉彎毫不掩飾:“布基納法索希望分享中國的經驗,希望得到中國對我國數項涉及經濟發展的重大計畫的支持。”該國甚至呼籲斯威士蘭,最後一個仍然堅持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的非洲國家,“加入中國之友大家庭”。顯然,中國的金錢,如同西方的金錢,都是施行外交影響力的政治槓桿。

這位喀麥隆作家認為,相比而言,中國在非洲比較看好,尤其在受過教育的階層中間更是這樣。這一點與中國近年來在推行軟實力方面付出的努力不無關係。根據美國政治學家David Shambaugh的研究,自從中共10年前宣布海外發展中國“軟實力”的目標後,每年都拿出100億美元的“形象費”。從2004年起,超過500家孔子學院在140多個國家建立,中國的目的在於,在全世界面前,把中國塑造成為是一個行善事的強國,是一個負責任,差不多不計較利益的大國。

在馬哈蒂爾批評中國後,新華社開始了一系列猶如狂歡節般的瘋狂宣傳活動。這家官媒稱,一帶一路出自中國,但屬於世界。一帶一路將把全世界所有公民的夢想連結在一起。同樣,面對針對中國非洲政策的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集聚在北京開會的非洲領導人殷勤款待,他呼籲全世界“尊重非洲的主權,尊重非洲的建議,尊重非洲的奮鬥。”

中國既沒有殖民主義的歷史,相反,過去中國曾幫助過非洲解放運動;也沒有虔誠的道德主義,更沒有西方合作者希冀非洲能夠合乎普世價值的要求。這正好符合了非洲領袖的願望。中國的成功同樣也在吸引着非洲,更何況,這一成功是建立在政治獨裁的基礎之上,不少非洲領導人從這裡為他們的自己的統治方式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儘管這些國家並沒有取得像中國那樣的經濟成功。

不過,專家指出,一定要當心。中國在非洲有條不紊地推行其政治利益、外交利益以及經濟利益,中國的這一目標非常具體。這一點也很正常,也並不阻礙非洲與全球重要的經濟大國建立有利可圖的關係。但是非洲方面有一定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有保證自己主權的手段,尤其是自由行動的能力。這樣,非洲國家才能在必要的情況下,像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那樣,向中國說不。現在,非洲在這方面還差得很遠。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