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一段令中國感到恥辱的記憶

發表時間:

11月5日星期一出版的法國各報關注的國內及國際新聞焦點分別有:著名的“朗姆之路”帆船賽起航前往瓜德魯普;燃油價格上漲引發的不滿情緒似乎令政府陷入尷尬;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日將迎來一百周年,相關的紀念活動已逐步展開;法國總統馬克龍打算利用此一時機改善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巴黎將在11月11日這一天的紀念活動中迎接來自84個國家的代表;面對即將舉行的中期選舉,美國總統特朗普將經歷考驗;阿爾及利亞的政局引發關注等。今天有多篇關於中國話題的報道。

廣告

首先,在一次大戰停戰日即將迎來100周年的前夕,今天出版的《回聲報》在報道相關消息時刊出一篇短文,披露了曾有數萬名中國勞工間接參與一次大戰的消息。報道指出:這段歷史鮮為人知。1916年起,為補充人力,英法兩國政府共招聘了14萬中國勞工擔任非軍事任務,其中英國政府僱傭了10萬名中國勞工,而法國則僱傭了4萬人。法國僱傭的4萬名中國勞工大多來自山東,年齡分別在20至35歲之間。他們沒有上前線,被派往後方工廠,或擔任打掃戰場的任務,薪酬極低。他們被派往各個地區,其中兩千人未能倖免德國的轟炸。這些中國勞工在一戰中作出的貢獻僅在數十年之後才獲得承認。1998年,在巴黎十三區豎起了一座紀念碑。“一戰華工在法國”一書的作者指出:對中國人而言,這些勞工的歷史是一段令人感到恥辱的經歷。凡爾賽條約忘卻了中國勞工在歐洲的作用。

另外,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回聲報》報道指出:周一,上海進口博覽會拉開帷幕,面對特朗普,北京大張旗鼓地表示開放市場。歐洲則敦促中國出台相關的具體措施。為了表示對博覽會的重視,習近平親自主持開幕式。該報指出:對北京強人而言,其中意義深遠:此時恰逢中美貿易戰不斷升溫、歐洲語氣強硬要求更多互惠互利、而亞洲國家則對絲綢之路擴張計畫的批評之聲此起彼伏。面對此一局面,中國極力標出向國外開放經濟的形象並表示要縮減貿易逆差。顯而易見,中國主席習近平將反對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主張維護自由貿易,並繼續中國國內的經濟改革。但是西方政府和企業卻越來越不看好習近平的觀點。歐洲國家利用上海進口博覽會召開之際,敦促中國在開放領域採取“具體措施”。

另外,《回聲報》還刊出一篇特派東莞記者的長篇報道,披露了中國南部的最大生產中心-東莞如何行動以應對特朗普的加稅措施。該報指出:在中美貿易大戰背景下,雖然海關稅在中國國內造成的衝擊尚不明顯,但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感受到影響。這場貿易戰有可能加快已在廣東開始數年的遷移計畫。越南、印度、菲律賓等國將繼續接收紡織業及傢具製造業的生產活動。不過,面對其他國家更為低廉的勞動力的競爭,“世界工廠”並沒有做出最後的表態。許多企業仍寄希望於官方的支持以求繼續快速發展。

該報在另外一篇報道中,介紹了中國中產階級的快速發展,受到國外企業青睞的消息。報道指出,十年間,中國家庭消費從相當於美國家庭消費的十分之一,增加為三分之一。這一趨勢頗令國外企業垂涎。

此外,隨着中國民眾肉食消費的增長,進口牛肉取得巨大成就。《回聲報》在一篇報道中指出:在經歷了17年的禁運之後,首批法國牛肉通過阿里巴巴電商送交到消費者手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