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

中共最高層三日開會非同尋常 分析指習近平疑心很重

中共政治局25日至27日連續三天開會,在法新社以及一些分析人士看來,尤以25日26日習近平主持黨內生活會透露出的信號為多。什麼信號?中美貿易戰暴露出中共最高層內部的分歧和緊張,害怕黨內有人造反的習近平讓成員們自我批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路透社
廣告

中共黨內生活會,習近平執政以來於2015年恢復,迄今已有四次,往往透出中共黨內政治風向的變化。這一次,表面看,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政治局委員一面捧習近平一面自我批評,大有集體表忠之意。

自我批評在毛時代是中共黨內整人,迫使對方臣服的有力武器,“黨組織”的領導者往往藉著批評及自我批評,進行相互監督。自我批評往往是查驗黨員是否對自己所犯“錯誤”坦白承認的招術,結果令成員人人自危。後鄧時代,自我批評一度衰弱,但最著名的一次是讓胡耀邦倒台的“政變”就是通過黨內元老召開“民主生活會”,讓胡耀邦“自我批評”而完成的。

這次黨內生活會,比較奇怪的一點是,習近平本人對這次會議評價很高,他稱“開得很好”,“增強了團結”,習近平主持的前幾次類似會議上從未有這類說法。

是不是會上對習近平的“評價”超過以往造成的,會議稱習近平“戰略判斷高瞻遠矚”,結合眼前的情形,這一句話比較奇怪,中共黨內這段時間盛傳指責習近平“誤判”,造成中美貿易戰愈戰愈急,最後迫使中方接受了美方提出的九十天大限,難道這能被稱之為是“戰略判斷高瞻遠矚”的結果嗎?這個說法以前中共黨內民主生活會沒提過,顯然,這是習近平要讓黨內統一看法;同時會議稱習近平“政治領導嫻熟高超”,2017年的評價是“高超政治藝術”,這個評價不光是自誇自,有點像元老院稱頌自己提拔起來的領導人的感覺,現在不是習近平大權在握了嗎,還用得着這樣忙不迭地像大人誇獎小孩一樣地去評價嗎?

其實,在一些觀察家看來,這次在中美商貿戰九十日大限背景下召開的黨內民主生活會,體現出的是內部的分歧和緊張,所以需要“自我批評”,需要“頌聖”,以向黨內展示“精誠團結”。壓力大,語調也比較有緊迫感和“激勵性”,比如要求全黨保持“敢想敢幹、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何謂保持“奮鬥姿態”,大約一方面指的是內部形勢,無論人心還是黨內,對習近平掌控能力的懷疑情緒越來越大;外部形勢,中美貿易戰說穿了現在是美國咄咄逼人,弄不好3月2日又是一場惡戰,在中國全面遭逢經濟寒冬背景下,這樣的惡戰弄不好會動搖中共政權的基礎。

法新社的報道更強調中共最高層的“緊張狀態”,尤其是習近平個人比較緊張。評論稱,中共最高層如此“自我批評”,極其稀有地顯示了中共內部的緊張。中共政治局本來在習近平大權獨攬後作用削弱,但是,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習近平在中共黨內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習近平急需先把政治局“統一集中”起來。要求全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自覺在思想和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法新社看來,習近平似乎在周二周三兩日,把政治局的成員們“清查”了一遍,致使共黨最高領袖集團的成員們“按照要求進行對照檢查”,以及把自己帶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執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情形向習近平一一彙報。官媒新華社稱,委員們進行了“自我檢查、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法新社引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林和立分析說,這次中共民主生活會“非同尋常”,習強迫最高層成員“表達忠誠”,由此承認中共領導層“內部關係緊張”。“一些政治局成員做了或者說了與習近平利益背道而馳的事情和話”。他分析,習近平因低估特朗普的決心以及沒有預料到特朗普會向中方不斷地施加遭致中國大量出口的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嚴重受損的懲罰性海關稅而遭受指責,他認為,習正遭受巨大壓力,他必須在明年3月2日前與美國達成妥協,而那一刻正是中國“兩會”會期。“而習近平的削弱更使得特朗普可以利用”。

法新社還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幾天的政治局會議顯示習近平“缺乏自信”。北京獨立政治評論人士華頗指出,習近平缺少毛澤東那樣的威望,他因此有不安全感,缺乏自信。“他總是害怕有人會造反”。在這樣的背景下,“進一步集權,要求他人絕對服從他的權力成了他應對內外部挑戰的唯一辦法。”

法新社認為,中共高層神經緊張的跡象還有,傳統上秋季召開的中共全會今年沒有了影子,林和立認為,這是因為最高領袖害怕會上會提出很多“充滿敵意的問題”。

的確,現在連官媒也在改變語氣,比如數周前官媒都在一直反“唱衰經濟”,現在承認“經濟問題嚴重”,民間則形容中國已進入“經濟寒冬”。許多民企關閉了大門,失業人數正在飛速增長。華頗分析,習近平“讓充滿期待的人們落空,他們的失望有可能轉換成絕望”。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