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微言微語

聖誕和毛誕

發表時間:

12曰25日和12曰26日是兩個非同尋常的日子,一個是聖誕日,一個是毛誕日,一個對應西方普世價值觀;一個對應中國特色價值觀;慶聖誕還是慶毛誕,在中國社交平台引發激烈辯論,對耶穌基督與毛澤東二人各自代表的三觀的認同也成為撕裂網民的分水嶺。 正如微博網友程凌虛所說:“米塞斯認為,人的行動跨越兩個世界,第一個是人的精神世界,第二個是現實世界。而行動的結果是兩個世界共同決定的。過去的這兩天,左右撕逼,不亦樂乎。其實,12月25日,12月26日,這不是一天的距離,而是千年的距離,是文明與蒙昧的距離;是人與類人類的距離。只有良心一點一點的發現,才能回首看清那個荒誕的歲月。可是,幾代人的忍受,換來卻是一個未知的結果!”

毛澤東官方照
毛澤東官方照 網絡照片
廣告

認同毛誕的人,上傳各種抵制聖誕節視頻,在一個視屏中可以看到一位中學教師帶領全班同學莊重宣誓“拒絕洋節,從我做起”,“說中國話,吃中國食,穿中國衣,用中國貨,過中國節,做中國人。”

認同聖誕的人則發聖誕卡,卡上的文字是:“老子偏要過聖誕,還有情人節,復活節,中秋節,萬聖節,過一切富於人性之美和人性之趣的節日,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你在井岡山,我在耶路撒冷”

要知道,中央並沒有明文禁止民眾過聖誕節,只是強調要堅持基督教中國化的方向,為此我特意在網上搜出近年來 在中國北方平安夜 民間上演的豫劇福音劇《約瑟格林》,其中一段《耶穌娃》唱詞是這樣的:“冬至過了那三整天,耶穌降生在駐馬店。三仙送來一箱蘋果,還有五斤肉十斤面。小丫鬟手拿紅雞蛋,約瑟夫忙把餃皮擀。店小二送來紅糖姜水,喊一聲:瑪麗亞大嫂,你喝了不怕風寒”。

有微友發帖說:“每年一到聖誕,總有那麼一些義和團蠢貨從大清的墳墓里爬出來丟人現眼,叫人們抵制洋節。自人類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哪一樣產品不是向西方學習而來,真正的所謂國貨又有多少呢?按這些蠢貨的觀點抵制下來,豈不是讓中國又回到農耕社會裡去。 所以若要今天的中國人抵制什麼的話,當務之急就是抵制這幫華夏滋生出的百年蠢貨!”

另有微友發帖說:“抵制西方文化就是個偽命題,現代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已經融合進了西方文化,國家層面的各個管理職位都是外來詞彙,難道要恢復皇帝太監的稱號?法律層面的憲法 刑法 民法都是外來詞彙,難道要叫共.產例律?就是共.產.黨也是外來詞,怎麼抵制?”

一篇題為《我們堅決反對的西方價值觀到底礙我們什麼事了》的網文這樣寫道:“地球上的一些事真的很有趣。有的只有千萬人口的小民族,為人類文明做出了與其人口比例不相稱的卓越貢獻,卻一直平心靜氣;而有的十幾億的龐大民族,對現代科學幾乎毫無建樹,心安理得地享受現代文明成果,還總是憤憤不平。我們坐着西方發明的飛機,開着西方發明的汽車,點着西方發明的電燈,拿着西方發明的手機,甚至套用着西方的經濟運行模式,但是有人說,絕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的教材進入我們的課堂。”

網名叫“不忘初心走向共和”的作者繼續寫道:“西方價值觀到底礙我們什麼事了?因為西方政治觀念里的權力來源,把人民選擇看成是執政的唯一合法渠道,它讓“打江山坐江山”失去了合法性,權力被關進了籠子,受到制約。現在,中國社會的發展已經到了需要把權力關進籠子的時候,這一點已成共識。”

一篇題為《聖誕老人今年還能來到神州嗎》的網文這樣寫道:“法國有條諺語:蠶蛹如果只會自己照鏡子,永遠也不會變成蝴蝶。哈茲拉特·伊納亞特汗也有個絕妙隱喻,蚊子從來不向周圍的環境學東西,還要對它們嗡嗡地教育,所以永遠不會擁有蝴蝶那樣的美麗生命。八百年前,當火藥製造術傳到阿拉伯並轉道歐洲大陸時,並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恐慌,也沒有人上街去抵制中國“鞭炮文化”的入侵。作為歐洲的中心,今天的巴黎更是文化包容的典範。在這裡,沒有人會擔心中國的春節與大紅燈籠高高掛會動搖巴黎的傳統文化根基。 我們與其抵制聖誕節,不如海納百川。讓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多一份應有的自信。”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