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是對中國全面崛起的回應 

發表時間:

日前,美國特朗普政府單方面宣布退出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簽署的“中程導彈條約”,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是針對中國崛起的回應,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事件的分析評論。

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駐伊拉克美軍發表演講資料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駐伊拉克美軍發表演講資料圖片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美國宣布退出《中導條約》,象徵著逐漸動搖的後冷戰格局進一步瓦解。美國一霸獨大的後冷戰格局,在華盛頓借口打擊恐怖主義,貿然出兵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以及入侵阿富汗,加上華爾街金融資本貪得無厭,導致了禍延至今的全球經濟危機後,伴隨着中國的全面崛起以及俄羅斯的戰略擴張,已經難以為繼。特朗普總統的‘美國優先’策略,要顛覆既有地緣政治格局,正是回應美國霸權地位急速流失的挑戰。”“中國的全面崛起,特別是在軍備科技方面的發展一日千里,迫使美國必須有所回應。既有的各類軍控條約,並沒有對中國有所限制,所以也不反映新的現實。美國單方面退出條約,背後顯然有附和邏輯的更大戰略考慮。因為沒有了條約的束縛,美國將得以放手在亞太地區部署新武器,制約中國崛起的威脅,並藉此最終迫使中國加入新的軍控框架。”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中導條約》簽署時,美國面臨蘇聯的強大挑戰,華約與北約分庭抗禮。今天美國的整體軍事優勢無疑比那個時期更加明顯、牢固。但那個時候簽約,現在廢約,決非因為今天的美國軍力不如30多年前了,而是今天華盛頓的安全思維更極端了,更貪婪了。”“里根時代的美國雖然搞過‘星球大戰’計畫,但它當時尚能接受以均勢為基礎的安全觀。而今天美國更想要的是以壓倒性優勢為基礎的絕對安全,其他國家連增強戰略性的防衛手段也讓華盛頓難以接受。最近幾年美國不斷宣揚俄羅斯的威脅咄咄逼人,而俄羅斯的戰略威懾力不及蘇聯時期是顯而易見的。”“美抱怨中國發展導彈力量,更沒有道理。中國核威懾水平與美俄尚不在一個量級上,把美中各自發展軍事力量說成是‘軍備競賽’的一部分,這是在混淆基本概念,給壓制中國正當國防建設製造借口。《中導條約》被廢後,必將出現一個大國重新評估安全風險,這當中導彈力量競相增加且加快升級換代的時期。大國之間對什麼是‘安全’也會重新定義,整個國際關係有可能因此受到牽連。”“北京決不可開接受《中導條約》多邊化的任何口子,而要堅決拒絕華盛頓在這方面的任何要求。”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北京外交部第一時間即表態反對美國退出中導,認為破舊立新、各國重談中導條約涉及一系列政治、軍事、法律等複雜問題,中方反對。北京顯然不願美國把中方拉進中導條約,但川普政府似正重步‘先破後立’策略,廢約後再把俄、中、印度、伊朗等都拉進新條約,有重建世界導彈秩序的意圖。”“近年大陸武力犯台的討論中,都提及對台灣先期‘飽和攻擊’,癱瘓台灣的政府指揮中樞、軍事要塞、飛彈和雷達基地,甚至機場、電力、通信、水和橋樑等,都靠中短程導彈。對美軍航母艦隊進入台海和台灣周邊海域,中短程導彈也是美軍的威脅。至於反航母的東風21等導彈,軍事作用有如核武,一般只作為戰略威懾,未必能在開戰時真正投入戰場。” “中國擁有2000枚中短程導彈,多數部署江西、廣東等東南省份,也可用公路、鐵路載運,變更發射地點,機動性高。但美國解除中導限制後,可名正言順迅速研製各種中程導彈,部署日、韓,甚至菲律賓或台灣,將構成對大陸的威懾和反制,並據此作為軍事、外交新籌碼。”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