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廖亦武 VS 高行健:文學可以改變世界?

發表時間:

流亡德國的中國著名異議作家廖亦武目前在法國推銷他的法文版新書《子彈鴉片》,廖亦武就此接受了法國絕大多數主流媒體的採訪。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在接受法國公營電視台採訪時,廖亦武表示,中國人三十年前的民主夢今天已經成為泡影,今天的中國人唯一的快樂就是追求物質的享受,中國整個國家也在無限制的生產與無節制的享樂中成為一個巨大的垃圾場,今天在中國有錢人的人生目標,就是帶着自己的家庭子女離開這個垃圾場,到西方來享受中國所缺乏的民主。

所以,廖亦武警告說,倘若中國不走向民主,倘若中國人的政治與生活環境不能獲得改善,那麼,西方將面臨越來越大規模的中國移民潮的威脅。他說,德國政府接受了一百萬敘利亞難民就把整個德國鬧得天翻地覆,可以想象一下,大批中國移民湧入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廖亦武在接受法國文化電台採訪時就文學創作的理念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記者的問題是:同樣是流亡在海外的中國作家,您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創作理念似乎截然不同。記者播放了高行健2000年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的一段錄音,高行健當時表示:“文學可以改變世界,我對此並不認同。這是一種危險的說法,認為文學應該是參與文學,戰鬥文學。我同這一切保持距離。寫作就是寫作,在政權與歷史之外還有個體的痕跡,還有一個個體的聲音,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文學創作”。

對此,廖亦武回應說:“作為曾經被監禁的政治犯,我的個人經歷決定了我的寫作內容。我當然也希望能夠象一個正常人一樣悠閑自在地生活,但是,我的讀者們也期待我講述我自己的經歷。而且,即使我有意兩耳不聞窗外事,在中國接二連三地都發生着可怕的事件,我的朋友,詩人,作家,劉曉波,李必豐,王怡等人的遭遇都使我難於保持沉默,我的責任就是為他們發聲,我認為作家就是為了捍衛自由,在捍衛他人的自由的同時也是捍衛自己的自由,作為作家,我不能忘記自己的責任。”

周五法國各大早報頭版開篇各有側重:關注的焦點內容包括如何遣返在國外參加聖戰活動的法國人,法國政府以及執政黨內部在職工退休年齡上存在分歧,聯合國有關保護海洋生態領域的談判進展,以及盧旺達在歷經種族屠殺25五周年之後重建工作的進展。

各報有關中國的報道主題各不相同。今天的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回聲報駐京記者在其網站發表文章,, 介紹了中國政府在清明節前夕下令,禁止中國人在祭奠死去的親人時在墳地焚燒冥錢。

文章介紹說,按照中國傳承了兩千多年來的傳統文化,清明節時人們會帶着煙酒水果前往墳地祭奠親人,並且在墳墓周圍焚燒冥錢,使親人在另一個世界不至於兩手空空。而今年,數百萬的中國人都收到了中國銀行發出的短信,呼籲他們要舉止文明,不要購買以及焚燒冥錢,尤其是那些看上去很像人民幣的假幣。其中原因,官方的解釋是擔心有損於人民幣的形象,但是,回聲報認為另一個不可公開的擔憂是擔心隨着越來越多的假幣製造的需求,偽造的人民幣越來越可以以假亂真,中國銀行擔心越來越多的假幣將在市場流通。

解放報一篇與中國有關的文章介紹的是法國製造業的又一家傳統企業將花落中國,創建於1856年的PAM 企業,全名是Pont à Mousson,是製造下水道出口圓形金屬蓋的傳統企業,是法國建材集團聖戈班(Saint-Gobain)集團擁有的一個僱傭兩千多名員工的企業。中國的新興管道製造商日前提出斥資6億歐元收購該公司60%的股權。儘管聖戈班集團表示尚未作出任何決定,正在尋找別的可能的合作者,儘管該工廠所在地的地方議員呼籲政府關注,但是企業內部職工以及工會組織擔心雙方早已就併購合同達成協議。法國經濟部長也表示,不能在不了解具體情況之前就一味的反對,因為併購案最終會涉及到職工的就業問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