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台灣展開文化外交以期擴大影響力

發表時間:

4月19日星期一出版的法國各報開篇消息多以國內新聞為重點。巴黎聖母院的重建以及全世界對重建表現的大力支持,是《費加羅報》和《十字架報》突出的重點;《人道報》聚焦的話題圍繞大型超市收銀員受到失業威脅的消息展開;《回聲報》聚焦法國雷諾汽車在上海車展推出面向城市的小型純電動車的消息;《解放報》突出報道了美國山達基教會(Scientology,又名“科學教”)低調收購巴黎聖德尼省一座面積7000平米大樓、以展示其新面貌的消息。

廣告

各報關注的國際新聞焦點分別有:朝鮮試射新型導彈、施壓美國;美國司法部公布了關於“通俄門”調查報告,為特朗普洗脫罪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議會選舉中獲勝之後,將重組新一屆政府; 埃及將就新憲法舉行公投等。

《解放報》今天刊出一篇報道,披露了台灣面對中國日益加劇的壓力,大量投資文化領域,開展國際合作,以期擺脫孤立境地的消息。

報道指出:近年來,台灣不斷加強與西方民主國家在文化領域的合作,在此一合作中,法國尤為突出,法國各主要機構紛紛加緊與台灣的聯繫。去年秋季,法國北部城市瓦朗謝納(Valenciennes)國家劇院(la Scène nationale)與台北國家劇院簽署了合作協議,隨後,夏佑國立劇院(le 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巴黎龐丹(Pantin)國家舞蹈中心以及巴黎104藝術中心也先後簽署了同類協議。對台灣來說,文化外交並非新生事物。1995年,台灣首次在擁有百年歷史的藝術節-威尼斯雙年展上亮相。如今,它在40多個國家設立了文化代表處,在漫畫或流行音樂等多個領域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這對台灣至關重要。面對北京在國際舞台上的壓力,台灣這個民主小國處於外交孤立狀態。特別是近年來,北京以越來越令人感到憂慮的方式加緊施壓,強迫台灣承認“九二共識”、並且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在中國大陸的威脅下,文化外交是否能夠成為最好的反擊武器?對此,報道引述台灣文化部長鄭麗君(Cheng Li-chiun)的觀點指出:台灣展開積極地交流,期盼世界能夠承認台灣是一個文化大國。文化是台灣促進民主價值觀的最佳途徑。中國代表着一個巨大的市場,尋求在中國立足屬正常之事。但就台灣而言,我們希望以自己的地位來開發市場。

《解放報》報道指出:面對中國巨人,台灣竭力突出自己的特色,這便是:言論自由和高質量。並以其開放及文化民主化的政策,來吸引國際社會的合作與關注。

此外,美朝兩國領導人今年二月在河內峰會不歡而散,為了向美國展示強硬姿態,朝鮮做出新的發射導彈行為。今天出版的《解放報》和《回聲報》分別報道了相關消息。

《解放報》指出:儘管目前沒有具體細節報道,但是朝鮮媒體關於朝鮮試射 “新型戰術制導武器”的報道,卻顯示:朝鮮半島恢復了緊張和挑戰局面。朝鮮在周四提出更換美方談判代表的要求也凸顯了此點。

《回聲報》則指出:朝鮮獨裁者金正恩打算以發射“新型戰術制導武器”的行為向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如果不儘快解除對朝制裁,他已為與美國展開對抗做好了準備。報道指出:金正恩打算通過朝鮮的各項活動表明:朝鮮隨時準備迎接新的衝突。金正恩沒有放棄核武的任何打算,卻希望能夠通過具有象徵意義的讓步,來換取國際社會取消對朝制裁。美國許多專家認為:朝鮮獨裁者不耐煩的外表,恰恰反映出制裁令朝鮮深感困擾;因此國際社會有必要繼續維持對朝的制裁措施,從而迫使平壤徹底放棄核武與導彈發展計畫。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