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科技

遭美政府全面圍堵後 任正非首度出面回應:影響不大!

自華為事件在本周隨着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圍堵措施繼續升溫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周六向媒體表示,“即使沒有高通和美國其他芯片供應商供貨,華為也不會有事,因為我們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

中國電訊巨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資料圖片
中國電訊巨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資料圖片 路透社圖片
廣告

特朗普總統在周三簽署行政命令,以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的方式,不點名地將華為列入美方行政管理權直接掌控的對象。美方將禁止會給美國信息與通訊技術和服務造成威脅的國家,在信息與通訊技術和服務方面的交易,或要得到美國相關部門批準的前提下才可進行交易。此外,美國商務部同日還將華為及其位於26個國家的68個附屬公司列入“實體名單”,要求任何向華為出售產品的美國公司必須獲得許可特批。據《紐約時報》​​報道,包括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和博通(Broadcom)在內的美國公司都向華為提供芯片,以及用於智能手機和電信設備的其他專業配件。此外,華為手機使用的也是谷歌安卓操作系統。有關美方的圍堵措施將給華為帶來的影響,可從一組數據中作出初步了解,華為發言人喬·凱利(Joe Kelly)在近日介紹稱,該公司去年在零部件及其他供給品上花費了700億美元,其中110億美元流向美國企業。

面對外界有關在美方採取圍堵措施後,華為是否會像中興一樣在未來遭遇生產和發展的滑鐵盧,任正非首度向《日本經濟新聞》表示,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華為的增長預計會放緩,但影響是局部的,營收增長年率預計低於20%。2014-2018年間,華為銷售收入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6%。另對來自美方的安全問題顧慮,任正非在採訪中還強調,華為“從未做過任何觸犯法律的事情”。華為董事長梁華曾在周二表態稱,該公司願意與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政府簽署不從事間諜活動的協議。而正是美國在以間諜活動關切為由,向歐洲盟友施壓,要求他們不要採取華為技術和設備以參與自身的5G網絡建設。就美方相關交易禁令任正非還補充道,美國供應商不能向華為提供芯片“也好”,“我們已經為此做準備了”。

此前,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公司總裁何庭波在周五凌晨發布《致員工的一封信》中提出,“公司曾經為萬一無法取得美國芯片和技術打造了許多備胎,如今華為保密櫃里的備胎芯片‘全部轉正’。”任正非的回答也回應了旗下海思半導體的表態稱,“華為不會被華盛頓方面左右”。他說,“我們不會像中興那樣,在美國的要求下改變我們的管理層,也不會接受監管。”他強調,“華為公司將繼續開發自己的芯片,減少生產禁令帶來的影響”。任正非並保持了近日對美的強硬態度稱,“接二連三的威脅貿易夥伴的政策讓企業不敢再冒險,同時美國也將失去信譽”。他還在接受日本電視採訪時說,華為不會在不受歡迎的國家做生意,透露可能會完全撤出美國市場。不過任正非重申,另一方面,他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為中國的經濟改革提供了動力。

他稱,“我甚至建議環境可以有所改善。”值得一提的是,任正非在採訪中否決了在美國本土生產5G設備的可能,並稱“即使美國請求我們在那裡生產,我們也不會去”。儘管路透社在周六傳出消息指,美商務部或將授予華為為期90天的“臨時通用執照”,允許該公司在這一期限內繼續購買美國產品,以幫助其美國顧客維護現有的網絡和設備,但華為仍將不被允許購買用於製造新產品的零件。關於在沒有美國供應商的幫助下,華為的生產和發展是否如該公司所表達能自給自足的樂觀態度,路透社在相關採訪中引述來自一家在中國運營的美國科技公司透露的消息稱,“任何華為所需的美國供應商在現階段都難以被中國廠商所替代,這一過程或需要數年的時間”。而據日經援引消息報導,華為在美國發布禁令前已囤積了一年所需關鍵零部件。報道說,六個月前,華為告訴全球供應商,它希望囤積一年生產所需的關鍵零部件,為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做準備。

此外,另一則值得解讀的新聞是,2018年11月7日,華為在深圳舉辦了第十二屆核心供應商大會,即“2018華為核心供應商大會”。當天到場的華為核心供應商共150家,其中有92家獲獎。在這92家獲獎的核心供應商當中,來自美國的有包括英特爾、賽靈思、高通、博通等在內的33家企業,而來自中國大陸的僅有25家,還有台灣10家、香港2家。其他國家方面,日本11家、德國4家、瑞士/韓國各2家、荷蘭/法國/新加坡各1家。日經的相關報道還指出,華為在美國政府決定限制其獲得美國技術和配件後,要求其亞洲主要芯片製造商台積電維持供貨。台積電回應稱,儘管正在評估華盛頓決定的影響,但將暫時維持供應。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