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中國"鄉土電影"在戛納大放異彩

發表時間:

周三是影評人周單元閉幕的日子,觀眾們終於看到了盼望已久的閉幕片《春江水暖》,記得在戛納電影節開幕之前,資深影評人,該單元的總代表戴松先生曾經向本台稱讚說,他作為影評人幾十年來從未看到這樣的影片。

作為戛納電影節影評人周閉幕片的中國導演顧曉鋼的影片《春江水暖》畫面。
作為戛納電影節影評人周閉幕片的中國導演顧曉鋼的影片《春江水暖》畫面。 戛納電影節
廣告

確實,中國新銳導演顧曉鋼的影片《春江水暖》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影片,它用中國傳統山水畫的藝術手筆,細膩地描繪了江南水鄉秀麗的風景與傳統的文化,導演的拍攝手法使影片給觀眾帶來無窮的美感。但與此同時,影片也本沒有迴避當今的社會問題。

影片中年邁的母親在壽宴上意外中風後失去知覺,四個兒子計畫輪流照顧她儘管他們各自的家庭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隨着四季的交替,景色清秀的富春江靜靜的流淌,無聲地見證着一家人的喜怒哀樂,隨着時間的流逝,現代中國的時代圖景如傳統山水畫長卷一般徐徐地展開。

如何看待電影與繪畫之間的關係?顧曉鋼的電影有何獨到之處?

我們請法國巴黎東方語言學院以及巴黎政治學院教授中國電影專業,Louisa Prudentino女士談談她的看法,她是研究中國電影的漢學家,是法國戛納與南特等重大電影節的常客。

她向本台這樣表示:“電影與繪畫之間的關係由來已久,幾乎出現在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電影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題材,在意大利導演帕索里尼的影片中就可以明確地感受到這一點,帕索里尼是詩人,但是他拍攝電影時用的是詩人和畫家的眼光,我們從他的影片的畫面上可以看出,但是,中國電影的特點是中國導演試圖從傳統畫中汲取靈感從而創作出獨特的電影語言,而在別的國家的電影中,我們能夠看到的往往是電影的一些類似繪畫的畫面的成列,但是中國影片包括中國的戲劇,中國的音樂以及詩歌等其他藝術形式的獨特之處就在於能夠集中傳統藝術中的一種表現手法,將他開發轉化成一種十分現代化的形式。這種傳統與現代之間的互相撞擊是十分令人驚嘆的。因為對別的國家的電影來說,繪畫僅僅時一系列畫面的組合,僅僅時一種類型研究,一種探討,但是,卻沒有繼續,沒有系統性,尤其是沒有一種哲學原理作為依託,沒有深層的文化底蘊可以從中汲取營養。可以說從傳統中汲取現代創作的靈感,這是中國電影也是顧曉鋼影片的獨到之處。”

此外,除了影片的畫面拍攝取景布局之外,《春江水暖》同邱陽的獲獎影片《南方少女》一樣使用的是地方語言,江南水鄉的細聲細語的吳語也給人一種安逸親切的感覺。最近幾年來,在戛納播放的中國影片幾乎都是用地方語言拍攝,這是非中國觀眾很難意識到的一點。

中國的鄉土電影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開始,《黃土地》等影片已經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但是用方言拍攝卻是最近幾年來的新現象,賈樟柯,畢贛,邱陽,顧曉鋼等導演用他們自己的家鄉的語言來拍攝導演,似乎並不令人驚訝,不過,期待中國電影不會因追求這種時髦而使用方言。

此外,熟悉日本電影的觀眾在觀看《春江水暖》時不難感受到日本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影片的氛圍,但是,影片從畫面的布局以及故事的陳述方式上又與《東京物語》截然不同,可以說,顧曉鋼似乎找到了中國電影自己的電影語言。

從更加廣義的角度來看,電影作為歷史短暫的第七藝術,是否也同歷史悠久的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一樣存在重大的地區差異?作為來源於西方的藝術表現手法是否已經完全被世界其他地方的導演佔為己有,並且開發出自己的電影語言?

柬埔寨裔法國導演,戛納電影節的金攝影機獎評委主席潘禮德(Rithy Panh)在接受本台專訪時這樣反問道:為什麼出現了這麼多著名的亞洲導演,之所以他們是偉大的導演,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獨特的表達方式來講述他們自己的歷史,講述他們國家的政治與社會,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導演,他們用自己的畫面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因為,電影說到底,首先是畫面,導演是攝影師,是社會學家,是人類學家,他從各個角度來剖析自己的身份。 這才會出現類似小津安二郎,黑澤明以及金村昌平這樣的導演。

感謝潘禮德先生與Louisa prudentino女士接受本台的專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