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美國優先”主義迫使中日採取務實外交的現實

發表時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北京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近期中日關係的分析評論。

安倍與習近平在北京 2018年10月26日
安倍與習近平在北京 2018年10月26日 路透社
廣告

香港《信報》的社論稱:“星期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展開訪華行程,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街道掛起多面日本國旗以示歡迎來賓。這本是有外國政府首腦訪京時的慣例,可是日本不少傳媒還是特地發了相關圖片和報道,以此顯示中日雙邊關係氛圍大有改善。回顧2012年日本民主黨政府宣布把釣魚島國有化後,中日關係立時插水,內地多個城市爆發反日遊行,有人襲擊日系車輛及日資百貨公司,日本駐華領事館也受損,焚燒日本國旗更是示威民眾的指定動作,兩國政府高層接觸全面停頓。事隔近七年,日本國旗不再是燒毀泄憤的道具,反而高懸於北京市中心,的確可成為雙方關係回暖的標記,難怪日本傳媒拿來做點文章。”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這背後最大的推力,無疑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單邊主義政策。”“日本媒體報道,習近平向安倍抱怨說,他反對由美國領導的單極世界。中國因為華盛頓貿易戰以及在安全領域所施加的壓力,而須利用日本作為緩衝的動機,可以從北京對日本的務實態度窺見一斑。中國此次非但沒有在日本侵華歷史上大做文章,更對日本內閣府副大臣左藤章等71名國會議員,於10月18日集體參拜靖國神社反應低調。對於日本在9月中旬首次派遣潛水艇和直升機航母,到南中國海舉行軍事演習,中國也沒有強烈抗議。”“雙方迴避一些困難課題以突出訪問友好氛圍的做法,顯示‘美國優先’主義如何迫使中日採取務實外交的現實。”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中日改善關係的動力主要來自於華盛頓貿易戰造成的壓力嗎?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星期四開始對華正式訪問的時候,很多國際媒體的評論涉及了這個角度。華盛頓把對華貿易戰往極致打,同時對日本也不客氣,這肯定會增加中日擴大合作的短期意願。但是美國因素在中日關係中雖頗具影響力,同時變化又是有限的。”“確實有一些人擔心,日本對華態度這兩年轉熱,有一些因應特朗普強硬政策的考慮,是要把回暖的中日關係當作牽制華盛頓的牌來打。那些人懷疑東京的對華思維有短期性,不穩固,一旦美國因素生變,東京的態度就會跟着變。”“不能不說,外交的‘三角關係’無處不在,它的影響總有一部分是真實的,但很少有絕對的時候。中日關係還需要兩國通過積極互動不斷塑造,中日兩國對彼此關係的決定力超過美國的影響力是完全現實的,這種局面對雙方最有利,因此值得兩國共同爭取。”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美軍最近在南海自由航行行動,顯然遏止不住中方在南海建置軍事設施維護主權;華府為扳回一城,宣示‘印太戰略’決心,在安倍訪北京前夕,兩艘戰艦刻意由南向北通過台灣海峽,並由台北國防部率先宣布。台灣有人認為,這是美國表現維護台海安全的決心;川普更大剌剌說,‘不擔心中國負面反應’。中方對美軍再進台海則低調回應,顯然,北京在中日友好訪問之際,不欲讓美台因素破壞氣氛。然而,美軍卻加碼,兩架駐日本先進隱形F-35B戰機,就在安倍訪中國前,又在中日機艦常較勁的東海上空演練空中加油。此舉顯然在向北京示威,即使美軍航母忌諱中國東風反航母導彈而不進台海,但美軍戰機靠空中加油,作戰半徑仍貫穿中國南北沿海,類似行動都在傳送政治訊息。”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