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鴻海集團投資美國為台灣帶來的衝擊和反思

發表時間:

前天(27日)來自台灣的大企業家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在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的政壇三巨頭加持下,風光地出席了在白宮東廳舉行的記者會。美國政府豪不避諱他們如何賣力招商,終於招來了高精密的面板廠,而這家大企業則將在四年內投資100億美元設廠,將擦亮「美國製造」的招牌,更為威斯康星州帶來工作機會。這樣一則舉世矚目的新聞,為台灣帶來什麼衝擊和反思呢?

美國總統特拉普與台灣鴻海科技集團總裁郭台銘
美國總統特拉普與台灣鴻海科技集團總裁郭台銘 路透社
廣告

●這兩天,透過本台的報導,全球華人應該都注意到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聯袂出席白宮記者會,宣布鴻海集團將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設廠的消息。據說,郭台銘對台灣的投資環境不滿意,是因為這樣,使他決定到美國去設廠嗎?

鴻海集團決定到威斯康星州投資設廠,自有其商業上的考慮,美國政府全力招商更是重要原因。但不得不承認,從台灣發跡的郭台銘確實對台灣的投資環境不滿意,而且曾公開地說。

就在上個月,郭台銘說,台灣的行政效率太差,輸美國太多;他很想建設台灣,但如果台灣的風氣不改,未來除非必要,他盡量不想回台灣。

而就在27日的這場記者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說,郭台銘告訴他,他相信美國;白宮則解釋說,郭台銘是相信特朗普政府對法規的鬆綁以及稅制的改革等種種承諾。

為什麼郭台銘相信美國,卻批評台灣?台灣媒體分析指出,蔡政府高喊「拚經濟」,但上任一年多來,無法提出有力措施留住本土資金,也沒有足夠誘因吸引外資。所以針對台灣的投資環境,郭台銘之前曾說,鴻海不會停下腳步等台灣,會繼續面向世界。看來,郭董真的是說到做到。

●據說,鴻海集團在美國設廠的消息在台灣受到高度矚目,也有其他企業要跟進,移往國外投資?

沒錯,最受矚目的是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之前就說過,他想要在台灣投資,但是他沒有選擇。因為歷經「第六輕油裂解廠」也就是「六輕」擴建案卡關,以及台化彰化廠關廠事件之後,他說,台塑只能出走美國。

消息顯示,目前美國也正在極力說服台塑加碼投資,台塑已經考慮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資94億美元,德州廠四期投資50億美元。

另外,近來美國頁岩氣興起,中油公司也評估要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投資100億美元。其實中油是國營企業,但連國營企業都說,面對空污排放與民眾溝通日益辛苦,中油也必須往外發展。

不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則表示,他們如果要建新廠,仍選擇以台灣為第一優先,沒有計畫要取去美國投資。

●面對大型企業大手筆對外投資,卻對台灣投資環境不滿意,台灣官方有什麼說法嗎?

白宮記者會的消息一公布,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立即表示,任何有助台美經貿關係更緊密的投資與合作,總統府都樂見。台灣的財政部和經濟部也都表示,樂觀其成,但都希望鴻海加強在台投資,「根留台灣」。

台灣財政部官員說,看起來是鴻海將部分生產基地從中國大陸轉移到美國,但觀察重點是鴻海前往美國投資後,會不會把整個面板產業供應鏈帶往美國?如果會,那對台灣的出口就會有影響,希望鴻海能「根留台灣」。

台灣經濟部官員則說,鴻海是跨國企業,產品要營銷到全世界,基於企業考慮,選擇赴美投資、更貼近終端使用者。目前鴻海在美國日本台灣都有生產基地,可以擷取各國強項,互通有無,經濟部期待鴻海的布局可以符合企業需求,創造多贏的結果。

至於會不會擔心台灣其他產業跟進,外移至美國?經濟部官員說,並不擔心,因為跨國企業全球布局是必然趨勢,這也是基於企業的需求考慮,但希望重要企業跨國布局的同時,也在台灣增加投資。

●除了台灣企業對台灣的投資環境不滿之外,在台灣的外商怎樣看待這個問題?他們也感同身受嗎?

台北美國商會今年二月發布「2017商業景氣調查」,受訪的美商認為,影響在台灣營運,關鍵的前三大因素是:政府官僚、台海兩岸關係及勞基法的不確定性。

美商說,台灣有許多法規不合時宜,不但不能與國際接軌,中央與地方政府對法規還「各自詮釋」,再加上繁冗的行政作業,都是外商投資最大痛點。

這項調查也發現,雖有超過四成五已經在台灣投資的美商,考慮在未來一年加碼投資台灣,但也有超過四成六表示,「未來一年不會增加在台灣投資,也不考慮做任何擴編」,比率為近五年來最高。

除此之外,台灣工業總會日前發布「2017產業政策白皮書」,也提到蔡英文上台一年多來,投資環境「五缺六失」的情況,不但沒改善,反而日益惡化。什麼叫「五缺」呢?缺水、缺電、缺土地、勞工、和人才;「六失」則是,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體目標。

一年多以來,台灣社會反商情結高張,政府行政效率低落;台灣政府如果再不徹底改弦更張,未來經濟發展將陷入泥淖,前景令人憂心!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