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書香世界

現代人必須知道的財富與幸福哲學

發表時間:

財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擁有一切的人們總是想要更多? 我們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過好日子?兩位英國學者:羅伯特‧史紀德斯基(Robert Skidelsky)和愛德華‧史紀德斯基(Edward Skidelsky)從經濟學角度合著了一本書:《多少才滿足?決定美好生活的7大指標》,How Much Is Enough?:The Love of Money, and the Case for the Good Life

廣告

這本書的中文譯本已由台灣的聯經出版社發行。

本書的作者就認為:生命的目的不是賺進愈多錢愈好,好比吃東西的目的不在於變得愈來愈肥胖。 然而,“貪得無厭”根植於人類的天性  人們傾向和他人比較財富,因而發現不足。 這種天性受到資本主義的大幅強化,因此成為整個文明的心理基礎。 貪得無厭過去是富人的過失,現在則成為每日生活的常態, 在這種心態之下,生活似乎顯得永遠不夠「幸福」、「美好」, 我們的生活方式餵養我們的永不知足,我們的永不知足也餵養我們的生活方式。
作者試圖證實,美好生活的確存在,並且能去體驗,我們也應該努力去達成。 這本書的目的是告訴我們,現代人必須知道的財富與幸福的哲學。

偉大的凱因斯先生,你錯了!

作者史紀德斯基父子的研究超越了目前對日增不均的辯論,他們進一步探問我們為何需要金錢。他們主張,財富不是、也不應該是目的,而應該是“美好生活”的手段。
本書以偉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做為開場。凱因斯在1930年預測,未來的一百年裡,人均所得將穩定成長,人們的基本需求將獲得滿足,且沒有人需要每星期工作超過十五個小時。很明顯,他是錯的:雖然所得如他所預測增加,但我們的慾望擴張也同樣快速,而且我們持續長時間工作。

史紀德斯基父子首先解釋凱因斯為何錯了,接著說明經濟學是一種道德、而不是真正的科學。他們對美好生活這概念,上溯亞里斯多德、下探現今,指出現代生活遠遠背離了理想典型。作者認為,沒有任何單一指標可反映人類的進步,不論是GDP或「快樂」,因此提出構成美好生活的七項元素。最後,他們提出某些根本的經濟政策,用以幫助我們找出滿足人類的真正需求。

史紀德斯基父子提出關鍵問題:我們持續追求愈來愈多的財富,這一切都毫無止境嗎?全球經濟在原地打轉,我們尋找重新啟動引擎的方法時,他們的主張卻讓我們忽然煞車。我們已經夠富足了,欠缺的是更豐富的生命,而不是沒完沒了追求不必要的經濟成長。
作者致力於歷史小說、哲學與政治理論,引述浮士德、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評、亞里斯多德對財富使用的看法。他們的結論是,諸如尊敬、友情與社群等概念都勝過財富,比較可能有助於滿足與整體幸福。

凱因斯曾預言,大約100年後人類就能夠達到富足狀態,即2030年。但為什麼凱因斯的預言失敗了呢?為何差不多100年過去了,我們仍在辛苦地工作?史紀德斯基父子認為,答案是,自由市場經濟既給了工人決定勞動時間的權利,又激發了我們競爭、地位消費的先天傾向。西方文明跟魔鬼做交易,換到了無盡的知識、力量和快樂。我們實現了富足,資本主義令我們養成的習慣卻使我們沒有能力享受富足。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命運呢?必須吸取前現代的東西方智慧,恢復舊的被忽視和扭曲的幸福觀。薛巍在書評《追求無盡增長的危害》中總結說,古典、中世紀和東方哲學認為,幸福生活不是保證我們會感到快樂的生活,而是與環境和諧共存、能在環境中自由行動的生活。幸福經濟學把幸福看做滿足,亞里斯多德則認為,幸福是性格、謹慎、行為和環境之間的和諧。在亞里斯多德看來,幸福依賴於能做出正確判斷的性格。幸福還依賴於充足的閑暇。由此史紀德斯基父子提出,要回到凱因斯和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在《懶惰的權利》中提出的閑暇論。

批評者說,增長不僅沒有使我們變得更幸福,對環境也有災難性影響。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但都沒有更深入地反對無止境的增長。找出增長破壞幸福和環境的事例,對手可以反駁說增長沒有破壞幸福和環境。但在科學家和統計學家告知我們之前,我們就知道對財富無止境的追求是瘋狂的。

如果發展中國家繼續發展,最終它們也會面對同樣的困境,可以提前做好準備,不能重複西方的錯誤。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