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國際縱橫

英國脫歐對國際格局的影響

發表時間:

聽眾朋友,英國脫歐事宜一直受到全球的關注,因為這不僅僅涉及英國與歐盟的關係,也會對國際經濟和國際關係帶來重大影響。英國議會下院領導人利德索姆7日宣布,定於12日表決可能包含修改內容的“脫歐”協議。如果議會再次予以否決,她將宣布一份“時間表”,用以表決“無協議脫歐”還是延期“脫歐”。

國際縱橫
國際縱橫
廣告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去年11月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今年1月在英國議會下院遭否決,主要原因之一是“備份安排”遭反對。“備份安排”旨在避免英國北愛爾蘭地區與愛爾蘭間恢復“硬邊界”,即重新設置實體海關和邊防檢查設施。如果英國與歐盟在“脫歐”過渡期結束時仍未談妥未來貿易協定,就啟動“備份安排”。不少議員認定“備份安排”可能將北愛爾蘭“留在”歐盟,造成國家分裂。特雷莎·梅的發言人7日重申,如果“脫歐”協議再次遭議會下院否決,政府將按照先前承諾,讓議會表決“無協議脫歐”還是延期“脫歐”。發言人說,歐盟應與英國繼續合作,確保英國如願以償地有序“脫歐”。

據英國《獨立報》披露,最大反對黨工黨領導層“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支持就英國是否退出歐洲聯盟再次舉行公民投票。這顯現工黨領導層對“脫歐”二次公投的態度出現大幅轉變。報道說,工黨領導人傑里米·科爾賓目前致力於爭取議會下院支持“軟脫歐”,而不是最終讓民眾投票決定如何脫歐。科爾賓先前公開支持就“脫歐”作二次公投。但他7日告訴英國《每日鏡報》,前一天與保守黨籍前官員奧利弗·萊特溫和尼克·博林以及工黨議員露西·鮑威爾和斯蒂芬·金諾克的會晤讓他“比以往更確信”,有望達成“軟脫歐”協議。

 

另外,有評論人士指出,脫歐涉及內政和外交,而過去三年來英國政壇朝野和媒體談論脫歐時,落腳點基本上都是內政,關於英國退出歐盟之後的國際角色定位,以及建立和支持這種國際形象的外交政策,似乎很少認真思考。

離3月29日大限還有不到一月的時候,這個議題無可避免地被更多提及,據英國媒體報道,外交大臣亨特提出一個概念,聯結全世界民主國家的“無形鏈條”。保守黨議員希利希望看到英國敦促世界貿易組織真正跟保護主義作戰。工黨影子內閣外相桑伯利提出需要增加“倫理道德維度”,更大力倡導人權和英國價值觀。

根據外相亨特對脫歐後的世界圖景展望,英國的國際形象設計是“無形鏈條”,負責串聯世界各地的民主政體。這個“民主鏈”面對來自威權政體日益加劇的威脅,將致力於捍衛自由、民主、法治、公民權益和政治權益。“民主鏈”的敵人包括伊朗、緬甸,還有對新聞自由的壓制、某些地區對基督教信徒的迫害,等等。

保守黨下議院議員希利是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他為脫歐後英國的國際角色設定圍繞一個詞:自由。貿易的自由,免受迫害的人身自由,思想自由。延伸出去,具體政策建議包括打擊現代奴役、推動世貿組織向貿易保護主義開戰、以此挑戰威權、極權政府。為了實現這些政策目標,就需要進行機構調整,國際發展部和國際貿易部要重新回歸外交部,英國海外援助撥款的限制需要放鬆。

英國政府曾經發布了一份長達13頁的報告,預警3月29日無協議脫歐對商業及貿易的嚴峻影響。那麼,英國政府報告里的無協議脫歐到底有多嚴重?

報告指出,無協議脫歐會對英國經濟中的各個行業造成巨大損失。從整體來看,如果無協議脫歐後英國能順利過渡到世貿組織條款的話,英國經濟在未來15年仍會萎縮6.3%-9%。英國各地區受到的長期影響將不盡相同,受影響最小的蘇格蘭也會下挫8%,而英格蘭東北部的經濟狀況將惡化10.5%。

從關稅來看,由於無協議脫歐意味着英國脫離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對歐盟來說英國成為普通的第三方國家,必須支付更多關稅。英國稅務和海關總署估計,以2016年英歐貿易為基礎計算,無協議脫歐下英國企業將額外支付130億英鎊。

關稅對各行業的影響參差不齊。舉例而言,歐盟對於英國牛肉和羊肉出口施加的關稅分別為75%和40%,而對於汽車成品的關稅則為10%,對汽車零部件的稅率為2.5-4%。其中,威爾士羊肉92%的貿易額來自對歐盟的出口,無協議脫歐會對其造成嚴重打擊。

從短期來看,運輸和海關檢查將會受到最為震蕩的影響。報告指出,屆時只有獲得正確的文書,貨物才能被放行,而一些很容易變質的商品如動物內臟也包括在內。更嚴重的是,歐盟國家可以押扣任何沒能被正確清關的商品,這對於一些準備不足的企業來說非常致命。一些關鍵的港口和通道將會面臨長達數月的流量堵塞和放緩,比如多佛和歐洲隧道。

運輸的放緩對英國食品業打擊最大。英國有30%的食品需要從歐盟進口,屆時英國將面臨食品短缺問題,十分之一的食品類別將受到直接影響。此外,由於汽車業依賴於即時運輸的模式,無協議脫歐後零件運輸不到位會對生產造成打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最近表示,英國無序脫歐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是英國經濟面臨的最大短期風險,儘管所有脫歐結果都會有代價。拉加德稱,“無序脫歐也可能產生嚴重後果。所有可能的脫歐結果都將給英國經濟造成凈損失。但是,英國與歐洲的新關係面臨阻力越大,代價就越高。拉加德表示,英國經濟近期面臨的最重大風險是英國在未達成協議,也沒有為未來與歐洲的關係制定框架的情況下脫歐。歐洲其他國家將因英國脫歐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紐約時報的一篇題為“英國脫歐有助於西方反擊中國嗎?”的文章分析說,沒有人知道3月29日會發生什麼,可能什麼事都沒有;也可能是一場災難。極有可能是介於兩者之間。然而,儘管全世界都在關注英國脫歐的負面影響  確實有很多負面影響  但它也有其積極的一面。

歐盟最具全球視野的成員國要離開了,正好是時候迫使該組織重新思考其使命和願景。現在,這種反思很大程度上將涉及一項計畫,即倫敦和布魯塞爾將如何長期合作。

暫且不提藥品短缺和多佛港排長隊的危機預言。在英國脫歐的風險和衝擊之外,有着一種建立新型雙邊關係的機會,它可以令英國和歐洲大陸雙方的力量都得到強化。世界正走向新型大國競爭,在這種競爭中,英國和歐洲可能容易受到擠壓  但如果它們處理得當,也可以在其中繁榮發展。

簡單地說,新的全球衝突是自由和非自由市場經濟之間的衝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西方一直不信威權體制下能有穩定、健康的經濟。威權主義者可以謀畫短期的繁榮;他們可以篡改數據、操縱貨幣。但從長遠來看,他們都將失敗。只有在自由民主制度下,市場才能真正繁榮。

中國顛覆了這種假設,展示了如何讓個人自由與創新自由脫鉤。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接近25萬億美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它已找到辦法,利用14億人口的努力和才能,超越製造業,擁抱人工智能等下一代技術,使中國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經濟體。

在現代歷史上,技術領導地位首次被一個不受民主投票制約的權力所獲取。事實上,中國的法律傳統與西方截然相反,將集體利益置於個人權利之上。

沒有人能保證中國可以保持這樣的領先地位。畢竟,它目前的優勢植根於知識產權盜竊、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以及對不太富裕的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的剝削。而且,誰知道它的國內壓迫模式還能持續多久呢?

但是中國共產黨從事後經驗中受益。它似乎從大英帝國的崛起和蘇聯的衰落當中吸取了教訓。儘管中國爭取全球主導地位的核心計畫  價值萬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最近遭遇了一些挫折,但中國仍保持着清晰的戰略展望。與歐洲不同,它用一個聲音說話,表達一個願景。

如果認為這種畫時代的權力轉移不會影響西方民主國家,那就太天真了。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在歐洲的作用正在增強,無論是作為一個榜樣還是作為一種勢力。2016年,匈牙利和希臘阻撓歐盟在一份批評中國在南海擴張領土的聲明中提到北京。這兩個國家從中國獲得了數十億歐元的投資,用於港口、鐵路和發電站建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