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風土人情

法國年輕精英的冒充者綜合征

發表時間:

法國畢業於知名學府的學生、就職於大公司的年輕人,在同齡人中是出類拔萃的佼佼者,但是他們並沒有能很好地享受自己的成功。由於受到“冒充者綜合征”困擾,在法國的年輕精英階層中,有很多人不僅不認可自己在人們眼中獲得的成功,而且每天還提心弔膽地生活中恐懼中,生怕自己的冒出成功被同伴“揭穿”。

法國巴黎高等理工學院身穿制服的學生,在香榭麗舍大街上進行國慶遊行。
法國巴黎高等理工學院身穿制服的學生,在香榭麗舍大街上進行國慶遊行。 REUTERS/Charles Platiau
廣告

 法國圖盧茲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凱文·沙桑格(Kevin Chassangre),在2016年的發表的一份有關研究的論文中指出:這一現象的特點是“儘管擁有客觀的成就、智力和技能,但是卻沒有感覺到自己在應有的位置上”,再加上確信自己“欺騙了他人”,“每天生活在可能被揭穿的恐懼中”。

高中會考後,路易絲(化名)很“幸運”地考入了巴黎政治學院。儘管沒有答完考卷,可評審委員會還是給了她非常高的分數。堅信是“鑽了制度的空子”,她希望自己在學士學位的學習過程中留級一年,“就好像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打不敗的”。六年後,已經考取了巴黎律師資格的路易絲,還是極為低調地看待自己的成功。

沙桑格教授指出表示,:當必須認可“新角色”時,如從高中生到大學生或是從學生轉入職場時,“過渡期的大轉變”有助於發展各人自我的欺騙感。而目前,在這一現象日益普及的情況下,法國並沒有相關的研究。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Pauline Rose Clance和Suzanne Imes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發現了這種欺騙感,將其命名為“冒充者綜合征,又稱自我能力否定傾向”。這種現象最初是在不同年齡層的高素質女性中發現,她們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外部原因(如運氣,人脈等等因素),現在,這一現象已經波及男性群體、及不同的社會階層和職場。

儘管擁有國際關係碩士學位證書,並因其反恐經驗獲得了了在聯合國實習的機會,娜塔莉(化名)仍“感覺自己在一場騙局中”,“生活在拍被揭穿的恐懼中”。她表示:如果“人們發現我在不應是我的位置上,那麼這將讓我付出的代價比讓他們知道的多得多?”在她學習期間,每次交作業都令她“焦慮不安”。

沙桑格教授特別指出,儘管向大眾介紹時稱之為“冒充者綜合征”,但是這種現象“並不是一種疾病”。 然而,“根據癥狀的強度和複發”,如對失敗的恐懼,對成功的愧疚,對工作的拖延或狂熱等等...,是可以“損害各人健康”的,成為“焦慮”的犧牲品,甚至有陷入“抑鬱症”的可能。

如羅拉(化名),當工作中要獨當一面時,她“驚慌失措”。由於着了魔似的認為自己“缺乏自我判斷力”,她質疑自己的一切,堅信自己的營銷學歷是用“不光彩的手段得來”的;到後來,即使寫一封電子郵件也讓她“心驚肉跳”。但是最後,羅拉完成了她的工作。上司要給她提級加工資。但是這次機遇並沒能讓她自信,反而令她堅信是自己“真的擺布了”同事所致。她傷心欲絕地謝絕了這次獎勵。

就此, 沙桑格教授稱:“必須教導人們客觀地確定其成功的原因”,“相對於其資源而言,其定義不僅僅取決於其成果”。

已經走出陰影的娜塔莉回憶說:“我的主任有一天跟我說我,“你不是面試時的一個錯誤”,這句簡單的話給了她堅持下去的力量。現在她面容嬌俏,看不出絲毫過去的“沉重心理負擔”。

巴黎政治學院教育和教學部門主任柯妮莉亞·沃爾則認為:人們可以為冒充者綜合征現象“建造良知”。巴黎政治學院的的“職業服務”部提供“演講,如何建立自信和職業關係的培訓”,但是沃爾認為“還可以做得更多”。

在今年七月的畢業典禮上,她就談到了冒充者綜合征的現象,提醒畢業生們自己文憑的合法性。

在典禮上,24歲的諾亞也第一次聽到了冒充者綜合征的說法。學院管理層的“明確表態”給了他“自信”。獲得雙文憑的諾亞也脫下枷鎖,不再因通過了入學考試而感到“愧疚不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