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文藝欣賞

西班牙藝術巨匠畢加索和米羅同時在巴黎展出

發表時間:

也許是巧合,巴黎2018/19秋冬重要展覽中,原籍西班牙的兩位巨匠畢加索和米羅成了兩個大展的主角,呈現出特色鮮明的藝術風格。

畢加索藍色時期自畫像(油畫),1901年創作
畢加索藍色時期自畫像(油畫),1901年創作 @MUSÉE NATIONAL PICASSO, PARIS / SUCCESSION PICASSO 2018
廣告

九月中旬開幕的畢加索展“藍色和粉紅色時期”在法國印象派的聖地奧賽博物館舉行,由奧賽博物館與巴黎畢加索博物館共同舉辦,展出畢加索在1900至1906年創作的畫作與雕塑,以及他接觸過的同時代藝術家和前輩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他們對畢加索創作的影響。奧賽博物館稱,畢加索藝術生涯中至關重要的時期作品首次以如規模在法國博物館與公眾見面還是首次。重要展品之一是畢加索在1903年創作的油畫《人生》(La Vie),這幅油畫目前收藏在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也是第一次在法國展出。

二十世紀藝術大師畢加索的藝術生涯通常被畫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藍色時期”(1901-1904)、“粉紅色時期”(1904-1906)、“立體派時期”(1917-1924)和“晚期”(1946-1972)。

其中藍色與粉紅色時期分別對應畢加索作畫使用的主色調,1901至1904年,畢卡索受到在西班牙孤單的旅行與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的自殺影響,使得藍色時期期間的畫作常顯現出陰鬱的感覺。他的畫作以藍與藍綠的色調為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在這段時間,畢卡索創作了許多描繪着骨瘦如柴的母親與孩子的作品,用色陰暗,並有時以娼妓與乞丐作為主題。在卡薩吉馬斯死後,1901年秋季,畢卡索畫了幾幅他的畫像,並於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憂鬱的作品《生命》(La Vie),畢卡索的藍色時期常使用「失明」這個題材,《盲人的晚餐》、《賽樂絲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藍色時期的代表作。

1904年,愛情終於讓畢加索走出了陰鬱。他在巴黎遇見了一位為雕塑家及藝術家工作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Fernande Olivier),墜入愛河,愛情的滋潤在畫筆下展示出來,從而開啟了玫瑰時期,或粉紅色時期,從1904年持續到1906年。畢卡索大量使用鮮明、樂觀的橘、粉紅色系,題材多描繪馬戲團的人們、雜技表演者與醜角,這成了畢卡索的個人特色之一。而1904年被視為是藍色時期與玫瑰時期之間的過渡期。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和體會畢加索的藝術, 奧賽博物館的展覽還貼心地安排展出德加、高更(Paul Gauguin)等畢加索同時代或前輩藝術家作品,嘗試探索其他藝術家對他的影響以及靈感啟發。

畢加索“藍色和粉色”大展將持續到明年一月六號結束。

巴黎大王宮舉辦米羅大型回顧展

10月3號在巴黎大皇宮開幕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米羅的展覽也十分引人注目。米羅被稱為與畢加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這次展覽彙集了藝術家70年的藝術創作生涯中的150件作品,回顧米羅創作技巧和風格的演變。

胡安·米羅14歲時進入巴塞羅那的St. Luke藝術學院學習,早年接觸過許多前衛藝術家,如凡高、馬蒂斯、畢卡索、盧梭等人的作品,也嘗試過野獸派、立體派、達達派的表現手法。逐步形成了完全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米羅喜歡將夢境表現出來,他的被稱為夢幻繪畫的作品就是通向其詩意藝術世界的大門。世界在他的創作中被賦予表面簡單的特色,米羅指出,對他來說,一幅繪畫作品必須像火花,要像女人和詩一樣發出光芒。

如果要體驗到米羅創作的這種光芒,就不要錯過大王宮舉辦的這個大型回顧展,展覽持續到明年二月四號結束。

同為西班牙人,雖然相差十幾歲,但米羅和畢加索都和巴黎有不解之緣, 兩人也在巴黎結下了友誼。畢加索於1900年來到巴黎,並在1904年定居在此,從此開闢自己的藝術天地。在米羅也於1919年他離開家鄉巴塞羅那,首次來到當時的世界藝術之都巴黎。但在異國他鄉無人知曉,畫也無法賣出謀生,雖然在巴黎他幾乎天天挨餓,在首次的巴黎之行給他的最大收穫是認識了許多藝術界朋友,特別是畢加索,畢加索買下了他的一張自畫像並一直珍藏。經過畢加索的介紹,米羅結識了雲集在這裡的許多藝術家,可以說,巴黎之行也為他奠定了隨後的國際藝術生涯的基礎。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