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習近平訪歐:既是夥伴也是對手

發表時間:

25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特別關注的國內外主題有:伊斯蘭國武裝作為組織被摧毀後依然存在的聖戰威脅、持續無解的英國脫歐難題、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認戈蘭高地為以色列主權所有引發的關注、法國各政黨迎接歐洲議會選舉的備戰努力、圍繞下任巴黎市長競選的爭奪,等等。《回聲報》、《費加羅報》和《人道報》均發表多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法國的訪問。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人道報》文章凸出中法兩國既力求合作,又有些話不投機的微妙關係。文章指出,法國總統馬克龍承認習近平提出的新絲綢之路倡議,是中國最近幾十年來提出的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理念,但法國總統也態度堅決,堅持歐盟面對中國要協調行動,希望中歐關係不要只局限於商貿領域,避免陷入一種戰略依附狀態。但文章指出,馬克龍忽略了歐洲對美國的依賴,也沒有提,是各種緊縮政策的失敗導致某些歐洲國家轉向北京。馬克龍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的會談中,還會提及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問題。但文章認為,在官樣文章之外,中法兩國領導人不太可能達成一致的觀點,因為雙方對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定義區別太大。

《回聲報》的報道認為,習近平此行既是夥伴來訪,也是對手之旅。該報刊登了對法國亞洲問題專家、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顧德明的採訪。顧德明指出,巴黎與羅馬目前彼此互不相讓,完全不可能協調一致。中國正好從中漁利,在對歐關係問題上,採取一對一策略,既傾聽歐洲團結一致的表態,同時繼續選擇歐洲的薄弱環節。對於歐洲聯盟來說,聽任這樣的戰術,而不做任何協調努力,等於是在削弱自己。習近平此行向法國媒體闡述中國立場時,甚至沒有提及歐洲!在巴黎,他將同時與馬克龍、默克爾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會談。這很有象徵意義,是在向習近平表明,他同時是在與歐洲會談。顧德明認為,法國目前的立場明確、理性。在一帶一路問題上,馬克龍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像其它歐洲國家那樣提出了先決條件,比如要求透明度、要求遵守環境或金融領域規則等等。歐洲可能因此而受到一些冷遇,但由此而來的風險很小。各種研究表明,95%的新絲綢之路工程都是中國企業中標。至於中國是否很在意與歐盟對話,顧德明指出,英國脫歐進程步履艱難、歐洲各地民粹運動不斷、德國執政聯盟受到削弱、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不斷遭到破壞,等等,這些都使得中國難以認真對待歐盟。但是,歐盟27國近期將中國指為“競爭對手”時,北京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做出激烈反應。

《回聲報》也發表文章,具體介紹了中國剛剛與意大利簽署的協議的主要內容。

該報的一篇簡短人物特寫文章稱習近平想成為世界的新國王。自2012年以來,這位當初被看作是妥協結果的人物,專制傾向已經非常明確。習近平想成為毛,想執政直到2032年;他取消了領導人任期制,在各個領域都加強了控制,習“思想”寫入了黨章。歐洲人有理由面對他試圖將一些國家納入其所謂保護網的努力,心存疑慮。希臘之後,有匈牙利和葡萄牙,如今又有意大利,這些國家都想借道“一帶一路”。古老的歐洲本已不再讓中國懼怕,倘若歐洲還不協調共同立場,情況會更糟。

《費加羅報》的報道強調歐洲面對中國開始覺醒。文章引述一名澳大利亞學者三年前在法澳年度戰略對話活動中的發言指出:亞洲低估了伊斯蘭激進勢力以及俄羅斯的威脅,歐洲則沒有意識到中國的威脅。這篇文章就此寫道,歐盟在1989年一致譴責中國當局對天安門學運的暴力鎮壓、並宣布武器禁運之後,就將目光轉向了別處。內部危機、中東亂局、俄羅斯以及伊朗實力的發展吸引了歐盟注意力,而此時,中國觸角正悄然伸入西方民主國家的經濟血脈。歐洲人對此視而不見,或者說沒有感到不安,一直認為,中國國民生產總值飛漲是不具有戰略危險的經濟機遇。但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3月12日,歐盟委員會的一份重要文件將中國看作是“維護另類國家治理模式的競爭對手”,是一個“戰略競爭者”。為重新平衡中歐關係,歐委會這份文件列出了要儘快採取的行動的清單。文章指出,這是一個轉折,意味着歐盟已經覺醒。馬克龍安排周二在巴黎與習近平、默克爾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一起會談,確認了這個轉折。文章繼續指出,歐盟因為想與中國合作,挽救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的伊朗核協議以及巴黎氣候協定,而處境更加微妙。而加深跨大西洋合作關係中的的隔閡,正是中國的目的之一。

《回聲報》今天還有一整版的篇幅,刊登新華社的兩篇法語公報,介紹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於馬賽港的意義,以及中法在能源領域的40年合作。《費加羅報》用了兩整版的篇幅,介紹巴黎與武漢兩座城市的多種合作項目,並同時在副刊,發表中國官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的幾篇文章。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