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爭權奪位卻管理不善釀成華航勞資對峙損失慘重

發表時間:

中華航空公司機師罷工事件從2月8日展開,到昨天(14日)落幕,共歷時七天,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機師罷工,雖影響無數旅客,但也讓航空界的問題赤裸裸呈現。隨着勞資雙方就各項歧見逐漸達成共識,罷工事件終於落幕。

台灣中華航空機師工會與資方談判破裂開始罷工
台灣中華航空機師工會與資方談判破裂開始罷工 網絡
廣告

華航機師罷工事件歷時七天終於落幕。13日凌晨,勞資雙方展開關鍵性的「紅眼協商」,這是什麼意思?是否達成一些協議呢?

台灣第一次的機師罷工,由於時間選在春節期間,造成廣泛衝擊及社會矚目。勞資雙方展開兩輪談判之後,都沒有達成任何實質進展,因此機師工會要求第三次談判必須安排在深夜,求從13日凌晨一點開始談,至少要談判八小時以上,到第二天早上九點。

機師工會的理由是,他們五大訴求的第一項就是解決「疲勞航班」的問題,但之前的談判中,華航對外明示暗示,疲勞航班其實並不疲勞。工會希望讓資方感同身受,因此要求從半夜一點開始談判,體會什麼叫做「疲勞航班」。

除此之外,工會也要求半夜展開的協商可對媒體全程開放,而且開放直播,讓民眾了解爭執所在。獲得資方同意,於是13日凌晨一點展開談判,媒體都不敢錯過,全程守候轉播,被稱為「紅眼協商」。結果,協商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結束,長達十一個小時,勞資雙方和媒體工作者都人仰馬翻。

經過十一個小時的「紅眼協商」,雙方是否達成若干共識呢?

長達十一個小時的馬拉松式協商,寫下台灣勞資爭議史上,登場時間最晚,談判時間最長的紀錄。所幸,真的有了進展,工會五大訴求當中的第一項,也就是「改善疲勞航班」,雙方終於達成共識,讓解決爭議露出了曙光。

總的來說,華航同意,飛行時間八小時以上的航線派遣三位機師,十二小時以上的航線派遣四位機師。工會再提出十條特殊航線,屬於「低飛時,高工時」,要求也比照派遣三位機師,華航也部分同意。總計華航在所謂「疲勞航班」這個議題上,讓步了十條航線,雙方達成共識,現場響起掌聲。總算跨出最艱難的第一步。

如果「疲勞航班」的爭議能夠達成共識,是否代表接下來的議題比較容易解決呢?

這場「紅眼協商」結束前,第二個議題,也就是外籍機師聘用的問題已經展開,但談了兩三個小時陷入膠着,代表這個問題也很複雜。14日上午雙方舉行第四次協商,終於有了結果。

針對外籍機師進用部分,資方華航同意,將在兩年內研議規畫「只進用外國籍的副駕駛,不直接以正機師身份進用外國籍機師」。

至於升訓評比及進用,雙方達成的共識是,如果本國籍機師的條件與外籍機師相同,華航將對本國籍機師優先聘用,但住在台灣的外籍機師不受這項限制。也就是說,第二個艱難議題也達成共識了。

後面還有幾個議題,包括禁止對工會會員及幹部秋後算賬;撤換破壞勞資關係的不稱職主管;比照長榮航空保證第十三個月全薪等,在14日下午,經過部分修正後也全部達成共識。

到目前為止,因為罷工影響的航班有多少?對旅客造成很大影響嗎?台灣輿論怎樣看待這個台灣史無前例的機師罷工事件呢?

因為有六百多位機師罷工,前後七天,華航取消的航班共有214班,影響旅客超過兩萬五千多人,華航營收估計損失五億元。落幕之前出現一個關鍵變化,與最後階段的協商快速進展有關。華航在14日宣布,已經有上百名機師從工會拿回檢定證,由於檢定證等於是機師的駕駛執照,這說明,在前兩個議題達成共識後,有些機師已經願意回到工作崗位。加上立法院開議在即,官方也希望早早收場,使後續協商迅速達成協議。

兩年前的台灣空服員首度罷工事件,蔡英文政府對七大訴求照單全收,順便剷除了華航資方的國民黨人馬。這次華航仍是大幅讓步,損失的不只是航班的取消,及對旅客的賠償,無形的商譽更受到重創,極可能對未來的營收穫利造成影響。這充分說明,華航之前並未重視員工的意見,如果勞資爭議能在內部商議解決,何至於造成如今的衝擊?台灣輿論批評民進黨政府進駐華航後,只知爭權奪位,讓許多不具專業背景的政治人物位居要津,卻管理不善,恐怕才是造成如今勞資對峙、損失慘重的主因。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