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上海視窗

舍弗勒公開信背後的環保爭論

發表時間:

9月14日,德國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舍弗勒(中國)有限公司CEO張藝林向當地政府發布《緊急求助函》,該函被公開後,引發各界對最近中國環保巡視下的環保嚴管的廣泛討論。

德國大眾汽車在中國資料圖片
德國大眾汽車在中國資料圖片 路透社圖片
廣告

來自德國“舍弗勒”是知名的汽車動力總成零部件,根據該函,“舍弗勒”供應商旗一家鋼絲冷拔生產商  上海界龍金屬拉絲有限公司。

今年9月11日,界龍拉絲突然書面通知舍弗勒,由於環保方面原因,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鎮政府自9月10日起,對該廠實施了“斷電停產、拆除相關生產設備”的決定。

“舍弗勒”客戶包括上汽通用、上海大眾、上汽集團、一汽-大眾、長安福特、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北京奔馳、華晨寶馬等多家德係為主的汽車企業。根據他們的說法,零部件的斷貨,將導致49家汽車整車廠的200多款車型從9月19日陸續全面停產,牽連甚廣。舍弗勒因此向有關政府部門尋求幫助,希望能延長供貨時間3個月,以獲得切換供應商的時間。

根據公開信的說法,舍弗勒切換供應商需要3個月時間,如滾針的供貨缺口估計將會超過1500噸,理論上造成中國汽車產量300多萬輛的減產,相當於三千億人民幣的產值損失。

9月18日,這份公開信被公開到了網上,在中國網絡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但隨後各種環保機構和媒體的跟進,卻讓舍弗勒有些灰頭土臉。

當天,上海浦東新區環境保護和市容衛生管理局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因無環評審批手續,在去年12月份中央環保督查期間,被列為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淘汰關閉類”。去年12月、今年3月,川沙新鎮兩次告知企業停止生產,今年9月4日,川沙新鎮再次書面告知企業立即停止生產,如不予配合,將採取“斷水、斷電”措施。

因此,浦東新區環保局稱,首先,在長達九個月內,界龍金屬拉絲有限公司完全有充分的時間與舍弗勒進行協調溝通和生產調整,不至於使舍弗勒感到突然和被動;其次,舍弗勒選擇供應商時,應考慮其合法性,是否遵守中國的環保法規。

18日晚間,舍弗勒中國公司回應稱,“已調動全球資源處理供應鏈事宜,對主機廠整車影響可控。

根據知名環保機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運營的“蔚藍地圖”的調查,“舍弗勒”及其供應商的環保記錄並不太好。

界龍為浦東新區2017年度區級重點監管企業。據蔚藍地圖環境監管記錄數據平台顯示,2012年7月和2013年6月,界龍曾兩次違反大氣污染防治管理制度;2017年4月,界龍又因“排放的污水水質超標”,違反《上海市排水管理條例》被城管執法局處以1000元罰款。

蔚藍地圖質疑,界龍的環境風險並非沒有預警,這些環境監管記錄均可以公開查到,舍弗勒自稱“環保理念在產品開發、採購、生產、材料的供應及處理時被列為首要因素”的,但對供應商存在的這些污染問題並未重視。

2016年,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兩家環保機構就針對汽車供應鏈的環境污染展開調研,發現多家知名車企的輪胎、輪轂、發動機、傳動系統、鋼材、玻璃等零配件疑似供應商存在不同程度的環境違規。

而當環保組織嘗試就疑似供應商的環境違規與汽車品牌進行溝通時,大多數選擇了沉默應對。截止目前,只有豐田、大眾等推動供應商就監管記錄的原因,及整改措施進行公開說明。

福特、通用汽車、起亞、奇瑞等知名品牌仍在迴避環境責任,將供應鏈生產給環境帶來的負荷撇給社區和公眾承擔。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蘋果、華為、Levi’s等一批IT和紡織品牌,已經在積極應用環境數據,每年推動數以百計的問題供應商整改。

“蔚藍地圖”提出,真正的風險源不是強化監管,而是產業鏈長期漠視污染問題。各大汽車品牌應以此次舍弗勒斷供危機為教訓,從檢索和核查供應鏈的環境合規表現入手,對供應鏈的環境風險進行一次徹底的“摸底”,切實解決產業生產過程造成的污染問題。

新京報的社論則提出,環保的收緊,必然影響實體經濟,但這樣的衝擊更是行業升級和企業轉型的動力,對此,沒有必要過度擔憂。

此前,一些地方在環保執法中總是把稅收、就業放在第一位,對於污染企業姑息遷就,從而飽受輿論詬病。如今,在環保政策的壓力下,地方政府執法開始“硬起來”,絕非壞事。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