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COP24:多邊機制的局限性與公民參與的必要性

發表時間:

格雷特·頓博可以說是剛剛結束的聯合國第二十四屆氣候峰會的一大亮點,這位梳着兩條小辮子的 15歲的少女的不到三分鐘的演講贏得了峰會會場的一片掌聲。格雷特·頓博的演講震撼了在場的所有聽眾,她的演講文字也被全世界媒體爭先恐後的轉載。

格雷特·頓博( Greta Thunberg)在波蘭峰會上,2018年12月4日。
格雷特·頓博( Greta Thunberg)在波蘭峰會上,2018年12月4日。 REUTERS/Kacper Pempel
廣告

格雷特·頓博: “ 許多人都說瑞典太小,無論瑞典做什麼,對氣候都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但我知道,你即使很渺小也可以有所作為。如果幾個孩子罷課就能登上世界各地新聞的頭條,那麼可以想象,如果我們真的想一做什麼,我們就能夠做到。我們正在犧牲我們的文明為了極少數人能夠賺大錢,我們正在犧牲地球的生物圈,為了保障包括我國在內的富裕國家的人們能夠過上奢侈的生活。是多數人的痛苦正在為少數人的奢侈買單。2078年,我將慶祝我的75歲生日。如果我有孩子,也許他們會和我一起度過那一天。也許他們會問起我關於你們的事。也許他們會問,你們為什麼在還有時間行動的時候卻什麼都沒做。你們說,你們愛自己的孩子們勝過一切。但你們卻在孩子們的眼前偷走了他們的未來。我們必須把化石燃料埋在地下,我們必須捍衛正義,如果我們不能在現在的體制下解決問題,那麼也許我們應該改變體制本身。我們今天到這裡,並不是為了懇求各國領導人。你們在過去忽視了我們,今天也同樣會如此。我們已經沒有任何借口,時不我待。我們到這裡是為了告訴你們,變革即將到來,不論你們是否歡迎。真正的權力是屬於人民的 ”。

聯合國第二十四屆氣候峯會的最大的成果之一或許就是將這位十五歲的瑞典少女推上了氣候活動的前臺,格萊特雖然年僅十五歲,但是,她關注氣候變化議題卻已經持續多年,她早已成為素食者,並且說服她的父母在家中設置太陽能電池板,在自家的花園中種植蔬菜水果。為了喚醒民眾對氣候行動的緊迫感,格萊特每週在瑞典國會門前示威,呼籲瑞典政界迅速採取行動。呼籲瑞典以及全世界的年輕人同她一起採取行動,從罷課,罷工開始,敦促政府迅速採取行動。

格萊特的上述呼籲迅速獲得全球多個國家的年輕人的響應,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多個國家的中學生以及大學生都在峯會期間展開了罷課活動。

公民社會的積極行動與各國政府互相觀望之間的落差

波蘭氣候峰會再度彰顯了在氣候領域公民社會的積極參與各國政府為維持政權而難以走出經濟增長緊箍咒之間的落差。

聯合國第24屆氣候變化框架協議簽署國之間的談判雖然最終達成了落實巴黎協定的具體實施細則,但卻在關鍵的問題上,也就是增加減排力度的問題上卻並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記得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時,聯合國氣候專家就指出,倘若按照巴黎協定中各國做出的減排承諾,到本世紀末地球升溫的幅度將達到3.2°C,遠遠超出了聯合國畫出的兩度的警戒線。專家們因此期待在今年的氣候峰會上聯合國各大成員國能夠做出進一步的減排承諾,加大減排的力度,目的是遵守兩度的目標,如果有可能的話,甚至可以將瞄準1.5°C的目標。

然而, 2018年同2015年,雖然僅僅相隔了三年,但是卻時過境遷,美國特朗普政府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巴西政權的更替,美中貿易戰導致氣候問題退居二線,2017年,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在連續兩年消減之後又再度上升。法國作為巴黎協定的簽署地國本身就沒有完成協定規定的指標。

在這樣的背景下,巴黎氣候協定2020年是否能夠按計畫獲得實施都似乎都成為問題。
因此,波蘭氣候峯會的主要成就就在於確認了巴黎協定的準時實施及其具體的實施細則。

巴黎氣候峯會時法國的氣候大使圖比安納女士在會後表示,雖然是逆水行舟,巴黎協定的方向並未動搖。

法國總統馬克龍雖然被聯合國授予地球冠軍的稱號但卻並未前往波瀾出席峯會,他對波瀾氣候峯會的成果表示十分滿意。雖然各國政府方面都對峯會的成果表示滿意,認為峯會明確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然而,法國前外長,巴黎氣候峰會主席法比優斯卻對波蘭峰會的進展十分失望,認為此次峰會缺乏雄心。同樣,全球的氣候專家以及非政府組織都對各國政府未能就氣候危機做出進一步的承諾倍感擔憂,擔憂失去即使應對氣候變化的時機。

法國氣候行動網絡國際政治部負責人Lucile Dufour就向本台表示說:“經過連續兩周以及延期一天的談判,各國終於達成了一致,但是,我們依然感到有些失望。因為在協議文本中缺乏許多內容可以保障巴黎協定能夠在更加公平合理的前提下獲得實施,同樣在減排承諾問題上,我們雖然聽到一些承諾,但是,由於峰會主辦國波蘭缺乏主動,峰會最終並未就2020年前減低排放取得成果。在峰會達成的協議中,缺少有關人權的章節,並沒有將一些不可捏轉的氣候變化後果考慮在其中。此外,在氣候融資問題上,雖然會議作出了一系列的融資承諾,但卻並沒有具體明確這些資金具體來源以及是否持久。”

最終協議文本中有什麼?

雖然波蘭峯會所取得的成果對非政府組織來說似乎是微乎其微,然而,這些微不足道的進展的取得卻似乎也來之不易。

長達150頁的波蘭氣候協議重點集中在技術層面,有關實施細則的內容佔據了一百多頁,而有關各國減排承諾的政治意願卻僅僅在協議中佔據了八頁。

簡單而言,這是全世界各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首次在共同的框架之下,使用同一本遏止氣候變化使用規則,各國在有關監督核實碳排放的透明機制上達成一致,對圖比安那來說,這是各國之間相互信任以及共同提高努力最基本的基礎。

具體來說,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接受從2024年起接受共同監督機制,每兩年向聯合國遞交報告,詳細解釋各國的減排措施以及實際成果,並且接受聯合國專家們的審核,當然,這一切並不具有法律約束性,而不會受到任何懲罰。而且,監督機制對那些在資金以及技術上落後的國家相對寬鬆。

應該說,在這一點上,波蘭協議也同樣有些令人失望,記得2015年簽署巴黎協議時,有關監督審核是否應該具有法律約束性曾經引發激烈的爭論,氣候專家們警告說,倘若各國的減排承諾並不具有法律約束性,監督機制也同樣不受到法律約束的話,那麼巴黎協定的有效性將成為問題。

同樣,波蘭協議並未對氣候變化所造成的不可逆轉的損失以及傷害做出註解,而這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國家多年來的呼籲。

在融資問題上,按照聯合國的統計,2016年發達國家的援助資金達到550億美元,當然遠遠低於2009年在哥本哈根時所作出的到2020年每年一千億美元的承諾。

波蘭協議要求發達國家從2020年起每兩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重大的資金以及技術援助。而對這些資金的來源以及具體的金額均未作出具體的承諾。

綜上所述,波蘭峰會勉強維持了聯合國多邊機制的延續,下一步是繼續期待明年將在智利舉行的第25屆峰會,還是應該如格雷特·頓博所言,從民間發動自下而上的變革,因為如果地球上每一個人都作出努力的話,那麼,變革並不是空想。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