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決策的一言九鼎與利和同均的中國夢 - 從中國精品業看權威與慈悲

發表時間:

當我們宏觀地看中國政府的戰略方向和微觀地看中國民族精品業界的動態的話,會覺得一個靠夢幻和信仰營造高附加值的升級版消費品產業就要樹起來了。但實際上,用中國附加值在國際上向中國引流資本和財富的工程能不能成型、成規模、成系統,還要看宏觀和微觀之間有沒有足夠的落實工具。習近平“雙向開發、公平競爭”的宏觀戰略只有在中國各部委里得到共識,並在政策上,外彙上、道義上得到健全的跨部委配套措施支持,才能有務實操作的空間。

廣告

7月份巴黎時裝周期間,我邀請了幾位中國時裝界的知名人士來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參加訪談。 

高級服裝業, 作為精品業的一部分,是我感興趣的話題。不僅僅是這個行業里有很多創意,有很多工藝,有各種美輪美奐,更重要的是這個行業在未來世界財富分配里的角色。 

從古到今,無論世代如何更替,無論技術革命如何輪迴,有人有社會的地方就有服裝。哪裡有財富的相對集中,哪裡就有昂貴的精品消費。 

今天,當工業4.0 和人工智能在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在上個世紀傳承下來的世界勞動秩序和財富分配秩序受到衝擊,規則變革勢在必行的前夜,精品業有一種特殊的過渡期緩衝功能:這個產業可以吸收大量剩餘的勞動人口,通過以設計、手工製作、複雜工藝和風尚崇拜為基礎的附加值,從高額投資回報的受益者和巨富人群那裡把部分財富和資本置換出來,分流出來。 

過去三十年裡,在歐洲內部財富分配體系嚴重老化開始顯現的時刻, 歐洲高附加值的精品業到中國分流財富和資本的功能其實已經對歐洲社會的繁榮穩定,對世界的投資階層和歐洲的勞動力階層兩方面都做出了貢獻。 

上個世紀從皮爾卡丹到迪奧、路易威登、愛馬仕、聖洛朗,世界各大精品品牌陸續進入中國,中國人逐漸成為世界精品業的最大的客戶。 

高額的利潤為靠資本回報發展的世界大精品集團帶來進一步併購的實力,也為靠勞動力回報生存的歐洲很多瀕臨倒閉的高級傳統工藝作坊帶來了新生。精品業的興旺保持了歐洲社會經濟的增長,維護了當地的就業,階段性地緩和了資本回報飆升後與勞動力回報之間越來越大的差距帶來的社會矛盾。 

在世界新的技術和產業革命進一步深化、細化和擴大化的時刻,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成為新常態,地方債的危機呼之欲出。廣大的工薪階層、中產階層在住房、醫療和教育這些基本民生內容面前經濟壓力很大。中共十九大前,北京政府多次組織扶貧,以安撫收入最低端的人群。當中國意識到過度失衡的貧富差距破壞政治穩定時,在大規模地打擊高級公務員的貪腐的過程里,進口精品的消費被用來作為證據指標。 

看到歐洲精品業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中國也想讓自己的精品走進世界最強大的幾個經濟體市場,也想在日用消費品上創造高附加值,把國際上的資本和財富吸收回來,造福中國人。具體地說,中國可以通過發展民族精品業,創造未來新產業革命造成的剩餘勞動人口的就業,支持中國社會的持續繁榮和穩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4日在德國發表的署名文章上介紹了“中國製造2025”計畫, 發出與國際市場“雙向開發、公平競爭”的呼籲,從產業和商業的層面表達中國對全球治理變革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動。 

在實際操作上,中國從官方和民間已經在為民族精品的國際市場打造做準備。 

從今年四月份開始,中國文化部和杭州市政府合作,陸續到雅典、巴黎、馬德里和柏林舉辦“中國故事-中國杭州傳統工藝創新展”,用各地的美術館或者中國文化中心作為展場,把江浙一代有地方特點、歷史特點的材料和工藝與流行的設計風尚結合起來,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起來,把中國文化中的茶飲、點香、禪修和歐洲的咖啡、香水、耶穌對應起來,培養歐洲人對杭州審美、中國審美的欣賞甚至崇拜, 創造性地打造民族精品的產業化附加值,為國際市場的開拓作前瞻性的準備。 

幾乎在同一時間,中國藝術家韓美林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個展時,把他的藝術作品紋樣印在絲質圍巾上,送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和所有參加開幕式的客人。這和法國雪鐵龍轎車用畢加索的名字作為附加值開發新款車是一個道理,在中國國內把藝術衍生品平台開發成品牌系統工程的韓美林團隊,也在探索如何將國際機構對韓美林藝術的承認作為附加值與精品的開發結合起來。 

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的葛文耀和殷姿與北京的法新國際集團的趙倩合作,成立了一個以行會的名義為中國時裝設計師提供巴黎的秀場、傳媒、公關、設計和生產合作、銷售等多方面中介服務的中國高級定製委員會,在打造自身平台公信力的同時,嘗試幫助中國各高級服裝品牌想像和界定附加值內涵。 

深圳的珠寶商TTF 把中國人對翡翠的傳統審美與法國的珠寶工藝和當代設計結合起來,讓國際市場開始了解和重視過去只局限於在亞洲財富和資本界被認可的中國高級珠寶。他們通過在世界各地高水準的展覽,政界與文化界的支持和在巴黎店面的籌備,逐步在國際資本的決策人群中培養對中國翡翠珠寶珍品的興趣和熱情,為TTF的高級珠寶成為國際間財富的信物,成為具有國際硬通貨幣一樣有底氣、有實力的魔幻般的附加值載體作了紮實的鋪墊, 在風格上、在工藝上、在價值上營造作品的世界性的集體共識,成為中國精品業中的先行者。 

當我們宏觀地看中國政府的戰略方向和微觀地看中國精品業界的動態的話,會覺得一個靠夢幻和信仰營造高附加值的升級版消費品產業就要樹起來了。但究竟用中國附加值在國際上向中國引流資本和財富的工程能不能成型、成規模、成系統,還要看宏觀和微觀之間有沒有足夠的政策工具。 

這時候如果我們用一個中等焦距的視角來考察,我們會發覺在習近平主席的“雙向開發、公平競爭”的宏觀決策與中國精品業界的微觀響應之間,配套的措施還沒有健全起來。 

在習近平主席漢堡G20講話前,總理李克強6月13日就“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發表講話,提出要破除制約投資的各種羈絆。但中共中央深改組公布《關於改進境外企業和對外投資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加強監督管理。中國政府同時收緊了外彙政策, 監管上“擴流入、控流出、降逆差”。當這些管制政策沒有考慮到要為中國民族精品業者例外地開綠燈,那麼就會在源頭限制這些企業在海外的拓展。 

中國文化部推出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畫,要求包括致力於反奢反腐的紀檢部門在內的各行政部門貫徹執行他們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對習近平經濟思路的設計:加強質量意識、精品意識、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改進設計、改善材料、改良製作。但恰恰是紀檢部門要反奢。什麼叫?奢侈品這個詞就是把社會對精品的講究作為不正當的消費放在道德觀里來鞭撻,放在黨紀里來懲治。可是如果中國人自己都把文化創意產業、民族精品與罪惡的貪污腐敗捆綁在一起,那還怎麼在國際市場推銷民族精品附加值的高尚呢 ? 

通過打造中國民族精品的高附加值在國際市場向中國引流財富和資本,這個思路換個說法就是:現在國際名牌怎麼掙中國人的錢,以後中國民族精品就怎麼從國際消費者那裡掙回來。如果這個思路作為落實習近平的“雙向開發、公平競爭”的宏觀戰略的一個具體面向,能夠在中國各部委里得到共識,並在政策上、外彙上、道義上得到跨部委全方位政策支持的話,微觀層面的開拓就會更有實際操作的空間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在每一個能見度高的、有號召力的場合都穿着中國設計師、裁縫用高級的中國布料、精緻的中國手工量身定製的服裝和配飾亮相, 氣質上傳承了蔣夫人和孫夫人兩位宋氏姐妹開放式的東方優雅,卻又是有分寸的、與當代國事活動很切合的、恰到好處的莊重和古典。這對中國民族精品在國內的掙紮、在國際的開拓都是不言而喻的支持。 

彭麗媛的支持是象徵意義上的。對中國民族精品業來說,更具體的、更實際的是怎麼樣能夠走出國內的政策困局,讓中華文化附加值插上翅膀,用中國夢換國際財富和資本。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察點。 

當王滬寧研究的“美國反對美國”在特朗普時代成為白宮、美國國會、美國媒體天天上演的真人秀的時侯,習近平在國際上提出的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推動經濟全球化,在國內提領導核心,實際上講究的是一言九鼎的政治權威;他在達沃斯提謹防貧富懸殊惡化、提防資本回報和勞動力回報的鴻溝擴大,在國內推動扶貧,實際上是在表達利和同均的政治慈悲,抵制財富壟斷。換句話說,習近平的政治是權威和慈悲並舉的,期待長治久安、共同繁榮的政治。 

而中國民族精品業恰恰是一個可以用光鮮靚麗的產品默默地分流過度集中的世界財富的工具,是一個通過中外貿易的“雙向開發、公平競爭”來履行利和同均的政治慈悲的平台。要讓這個財富分流的工具運作起來,只有具備足夠的一言九鼎的權威才能高效統籌中國國內各相關部委在中焦距的政策面上通融、放行、扶持,讓精品脫離消費道德和黨紀歧視的藩籬,讓各種監管和限制放下身段為精品產業的財富分流目標服務。這是一個具體而明確的觀察點,可以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地考察“雙向開發、公平競爭”的戰略能在多大程度上具體落實到基數龐大的中國中產階級的福祉中。 

只有當更平衡合理的財富分配讓人民能放心地在自己擅長的社會分工中享受工作的樂趣、奉獻的樂趣,而不必為了明天的生計,擔心產業革命引發的世界性的危機而到網路里去圍觀爆料和反爆料、民粹和反民粹、公關和反公關,這個時候權威和慈悲並存的政治姿態才算真正通過了中國政治實踐的檢驗,在國際政治實踐中才能更有信心和實力。套用政治理論家王滬寧的話來講就是:"以文化為中軸的中國政治文化"在牢固的民生福祉的基礎上走向它有特色的轉型。

請聽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安東尼·林祖強訪談孫青鋒,楚艷,鄭小丹,張暘

我特別邀請了上海,北京和台北的品牌創辦人和設計師孫青鋒,楚艷,鄭小丹,張暘來介紹他們的工作, 讓聽眾朋友從中國精品業和時裝業的基層來認識製造頂級夢幻的中堅力量。 

這些業界翹楚在中國服裝業不同領域、不同面向各有所長,象點點繁星勾勒出中國精品業的浩瀚空際。 

孫青鋒一邊宣傳他的一條圍巾可以賣到5萬元人民幣的高位,一邊為他描述中的中國95% 的圍巾市場佔有率而自豪。他說,彭麗媛也是他的客人。他關心的是投資人的緣分在精品打造中的神功。 

楚艷從研究敦煌服飾入手,潛心解讀和開發古絲綢之路上被中華文明浸潤的信仰的密碼。受中國政府委託,她為到北京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世界各地領導人設計與會禮服。 

鄭小丹陪伴家族化妝品業的飛黃騰達,見證了靠量產規模與附加值結合的盈利模式。但她另闢蹊徑,要在高級定製服裝的單產附加值上耕耘,為量產成衣打基礎。她說,這個事業改變了她,不再以自己為中心,她要為周圍的人服務。 

台北的張暘把中國書法和中國人對金的崇拜作為造型細節放進了歐式洋裝的裁剪,做特別的衣服給特別的人。 

孫青鋒,楚艷,鄭小丹,張暘,他們各自的從業經歷和體會放在一起可以讓我們透過服裝業,既直觀又深入地理解中國的精品業此時此刻的用心和狀態,傾聽中國精品業在爭取世界市場時的需要。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