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我生於六四》

發表時間:

我的個人尊嚴就是不能容忍別人剝奪我對許多事情的記憶。這是中國著名作家劉心武在他剛剛於法國迦利瑪出版社出版的長篇見證中國現代文學與社會歷史的作品中的一句話。這本書的名字法文譯名為我生於六四。世界報派駐中國記者布里斯於今年4月長篇採訪了劉心武。

廣告

劉心武這本真實,詳盡,客觀見證中國現代社會與文學世界的見證史,目前只是在巴黎獨家出版,由漢學家戴厚白翻譯,不久未來將在香港出版中文版本。劉心武希望最終能夠在中國本土出版。

世界報就這篇報道文章,在文化與思潮專版頭版用大字標題說,天安門,被禁止的記憶。劉心武的書取名為《我生於六四》。劉心武的出生生日就是一年的6月4日,他說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他將這本長達1000頁的書獻給那些死於1989年6月4日六四的學生,市民,以及士兵,這樣的死亡原本並不是他們的命運。劉心武對他的生日從此都與這個悲劇相連很痛苦,尤其六四在中國一直都是嚴格禁止和控制的禁區這一現實,更讓作家窒息。劉心武希望一個作家應當能夠自由寫作,自由出版他所寫的作品,寫作自由才是作家的真正解放。劉心武還是有些擔心他的這本書的出版信息抵達中國以後將會產生什麼樣的衝擊,中國的網上與微博將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他本人會受到什麼樣的後果,因為他的書中有很大篇幅詳盡記載了六四和六四前以及六四以後中國的實情。

中國官方一直嚴厲封鎖六四話題,禁止任何文字涉及六四,嚴格懲處任何公開要求重審六四歷史事實的嘗試。劉心武一開始並沒有想到立即在巴黎出版他的這本書,只是讓友人把存有書稿的優盤帶到法國做安全保存。

劉心武本人因六四前參加遊行而在六四後受到秋後算賬,被解除中國權威的人民文學雜誌總編職務。劉心武至今都被排拒在官方文學體制之外。為了追求寫作自由劉心武拒絕妥協。

中國其他一些作家和學者都試圖打破禁區,在他們的作品中涉及六四,而且談論大饑荒,反右運動,文化大革命等敏感話題。他們對官方抹殺歷史,禁止談論歷史,對中國人集體催眠,讓民族記憶休眠感到憤怒。中國曆次權力更迭,都曾經給人以民主開放的幻覺,但最終都以失望告終,而且繼續的禁止更為嚴厲。

十字架報發表的法國著名漢學家侯芷明的長篇專訪,向讀者介紹了這位對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中國語言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學與語言,以及對中國民主進步進程獨有情鍾的法國人如何走進中國世界的故事。

侯芷明自小隨家人多次前往亞洲日本與台灣常住,第一次三歲時的日本常駐就給她留下早期東方文化與語言的印記。她是在台灣學成中文,先後在東京大阪與京都深入進入中國古典文化,文學和語言的世界。1975年,侯芷明第一次留學到中國大陸,就學於北京語言學院。侯芷明經歷過蔣介石與毛澤東先後逝世的大事件,開始對中國台灣海峽兩岸不同制度下的民眾對中國現代歷史兩個偉人死亡的反響作思考。但只是在她把一張印有毛澤東照片的報紙貼在宿舍門上擋住玻璃光亮受到北京語言學院學校負責人勸告的事件,她才有了政治上的成熟,因為如果是一個中國學生這樣做,那個時代里將有可能被送去勞改或遭受更大的政治風險,而在此之前,侯芷明不像其他法國學中文的留學生都有政治理想追求。隨後,侯芷明關注北京民主牆,關注中國民主進步,從此再也沒有走出過對中國民主進程專心幫助。侯芷明認識所有的中國流亡海外的民主人士,魏京生,徐文立,廖亦武等等等等,她幫助他們,為他們奔走。侯芷明不能忍受中國當局關押有反對意見的人,鉗制不同聲音,鎮壓不同追求,尤其不能接受中國關押劉曉波,李必豐。從1995年侯芷明被中國當局禁止入境,並被列為巴黎最頑固不化的反華分子。但侯芷明認為,她只是反對中國的獨裁統治。

侯芷明在專訪中指出,今天很難對中國的一黨專政做預見,被經濟危機削弱的西方對中國已經越來越沒有抵抗力和約束力。

習近平在美國後院向奧巴馬挑戰。費加羅報的國際版刊登該報駐華盛頓記者曼德維爾的報道評論,指出如果說美國向中國的周邊後院地區亞洲轉向進發,那麼中國卻也向美國的傳統後院拉丁美洲踏足,向美國挑戰。習近平是有史以來第一位中國國家主席訪問英語加勒比海地區。習近平訪問的國家不僅有特立尼達多巴哥,還有哥斯達黎加,墨西哥,在此之後才去美國會見奧巴馬。習近平已經計畫將與拉丁美洲其他國家領導人會見。

中國選擇中美洲國家都有戰略意圖。拉丁美洲中南地區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同中國建交,而過去這些國家都曾與台灣有外交關係。尋求能源仍然是中國主席在這一地區訪問的主要目的。而且中國是墨西哥繼美國之後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家。

中國與美國在拉丁美洲競爭影響,美國副總統拜登剛剛結束在這一地區的多國訪問。美國專家評論說,美國在這一地區是理想的合作夥伴,但不是絕對把握的合作夥伴。中國在這一地區的滲透衝擊美國的影響地位。但中國直接奔向能源主題的外交,在這一地區引發一些國家不滿。拉丁美洲更需要發展基礎建設和基礎工業,在這一點上美國比中國更有競爭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